吃驴肉火烧品河间味道
驴肉火烧是一种华北地区极为流行的传统小吃,广泛流传于冀中平原。河间市隶属河北沧州,驴肉火烧也是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这不,在4月 29日上午开幕的首届中国(河间)驴肉火烧文化旅游节上,它不仅担纲主角,还唱起了“打造传统小吃产业品牌”的大戏。
让当地人颇为自豪的是,河间驴肉火烧这一传统小吃,为家乡增光添彩。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间驴肉火烧已经闻名天下。去年还被有关部门评为“中国旅游金牌小吃”;近日又有喜讯传来,河间被中国饭店协会公示为“中国驴肉火烧之乡”。
瞄上中国式快餐品牌
民间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河间驴肉火烧以香、酥、脆闻名于世,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又讲究。河间人凭借历史传承,秉承诚信创新、不断改进的工匠精力,把一个小小的驴肉火烧做到极致,色如金、酥如雪、形如书、薄如纸。
开幕式上,中国饭店协会负责人宣读授予河间“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决定并将牌匾授予河间市。
为了让现场观众朋友们充分享受驴肉火烧的味蕾刺激,文化旅游节组委会还将河间四位制作驴肉火烧顶尖高手请到了开幕式现场,当场展示驴肉火烧的制作技能,出色的手艺,地道的食材,鲜香驴肉火烧的出炉,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和口福。
河间人津津乐道的是,驴肉火烧所用驴肉的选择极为严格,而其中更以驴脸部的肉最为细嫩和讲究,经过精细加工而成的驴肉,加以刚刚出炉的、外脆里嫩的火烧,吃起来回味无穷。因此,深得食客们的追捧。
据说,这一传统名小吃的背后,还有一段动人故事。清乾隆帝下江南水旱两路必经河间,一次错过住处在农家吃饭,农家为了让皇帝吃着方便,把精心煮制的驴肉夹到层次松软的火烧里,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问农家此为何物,农家如实回答:大火烧夹驴肉,乾隆甚喜,即兴赋诗一首:河间处处毛驴旺,巧妇擀面似纸张。做出火烧夹驴肉,一阵风来一阵香。并差人在河间修筑行宫常住,(河间乾隆行宫及手书御碑均有史料记载)以饱食驴肉火烧美味……
为了让驴肉火烧走向市场,为了让更多的国人品河间味道,河?g人一直不懈努力,打造中国式快餐饮食文化品牌。目前,河间从事驴肉火烧产业的有5万余人,遍布全国,年产值达到了70多亿元,拥有自主商标20多个,被外界称为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
今天,在建设雄安新区、加快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过程中,河间市委、市政府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审时度势,奋发作为,不失时机提出了努力建设“味道河间、文化河间、气质河间、魅力河间”的新要求。因此,也就有了喜迎八方来客、“推动驴肉火烧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品牌”的文化旅游盛会。
“驴火”背后的文化底蕴
河间古称瀛州,因地处九河流域而得名,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
“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是《诗经》发祥地、中国诗词之乡,而且还是西河大鼓的发源地。
来到河间,不仅要品尝驴肉火烧,更要听一曲地地道道的西河大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级西河大鼓传承人张领娣给大家
吃驴肉火烧 品河间味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