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吴琳(云南昭通永善县人民医院 6573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276-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及时有效治疗机有针对新的个体化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中,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儿急性肺炎护理措施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肺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发病机理主要为细菌或霉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与小儿生理因素、机体健康情况及环境气候显著相关[1]。目前在我国儿科临床治疗领域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居于小儿疾病的首位,重症肺炎是导致婴幼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早期的临床治疗及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为探讨小儿急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本文笔者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护理理会。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肺炎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个月—4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咳痰、咳嗽、喘憋、呼吸急促、三凹征、鼻翼扇动、四肢末梢发绀等,部分患者肺部有湿啰音、喘鸣音,
净X线检查提示患儿肺部纹理增粗,存在模糊状或斑点状影。80例患者经常规检查及临床诊断均确定为急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无显著影响。
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改善患儿的治疗环境,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儿病情,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饮食,有效控制窒息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及健康。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患儿的生理特点与临床表现,制定利于患儿临床治疗及康复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从身心关爱、环境优化、护患交流、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要求护士秉承“以患儿为中心、关注患儿身心健康”的理念实施护理干预[3],了解患儿及看护家属的需求、患儿的生理特点及个性特征,明确临床护理的内容及实施护理的目标。在护理过程中面对小儿急性肺炎患儿应语言温和、面带微笑,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近感,消除患儿对于治疗环境的恐惧心理,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从而有效保障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小儿急性肺炎病情变化及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严重情况下将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若出现高热症状,留意患儿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惊厥等情况;若患儿出现口唇紫钳,表明患儿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若患儿存在皮肤湿冷、哭声无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循环衰竭影响患儿的健康;若患儿出现呼
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