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从讲普通话开始
朱永潮(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浙江兰溪 32110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中华文化、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3-007-0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种各样的方言五彩纷呈。而普通话作为新中国现代文明的产物,成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纽带,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通用语言的交流,能让中华民族增加凝聚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如果语言不通,定然会防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也会限制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曾经说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
事实证明,推广普通话,提高全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符合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曾经有这么一位外地招聘来的数学老师,"上面"和"下面"在他口里一律成了"萨面"。学生每次听他讲课,特别是涉及到解析几何等内容,都得全神贯注捕捉其手势语言和信息,仔细琢磨他的话意而不是语言。稍微有所闪忽就会听得不明不白,难以理解讲课内容。老师学生之间还是小问题,不懂还可以再问再请教,要是发生在国际场合,如此精彩的表演岂不是很尴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要以普通话的姿态走向世界,要用良好的语言素质去改变世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兼国家语委主任柳斌,从一个老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角度,谈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他说,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更多的是要从普通群众中走出来,他们成才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良好的语文素质。因此,推广普通话工作要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大力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这不仅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
弘扬中华文化,从讲普通话开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