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
焦承玖(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300-02
【关键词】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
1 发病机理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主的腹部疾患,其病理特点是:“六腹壅塞不通”。急腹症一般表现为急,重,危,变四方面,中医认为本病起因于诸多病邪,包括热、湿、水、气、瘀等壅阻于胰、肝、胆、胃、脾、肠等脏腑,诸邪互结,气血运行不利,壅滞失通,引发出痛、呕、胀、闭、发热等症。以症候可分为三期:
早期—气滞血瘀型:腹部胀痛或串痛、排气后疼痛缓解,同时伴有胸闷、嗳噫等症常因脏腑气机阻滞,脏气通降失司,多见于单纯性阑尾炎和胆囊炎。
中期—久郁化热型:腹痛呈持续性灼痛,或阵发性加剧,并有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有时可闷及包块,同时可伴有发热、呕吐、大便干燥、苔黄、脉数等一系列热像症状,多见于阑尾脓肿、阑尾穿孔。
后期—热毒炽盛行型:满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全身发热,口干喜饮,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便闭,肌肤黄染,苔黄腻而厚,脉烘数,呈现实热症象,是由热盛化火,火毒内焰所致,多见于穿孔后形成阑尾炎、化脓性胆管炎及急性肠梗阻。
2 观察与护理
观察
观察神志:神志安详、神志不乱,多见于急腹症早起,正气未作者,表示病情轻浅,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多见于急腹症后期,表示病情较重。神志昏迷、反应迟钝,提示热毒攻心,病情危重。如治疗后甚至专清,属病情好转;如神志仍不清,同时出现出汗、肢冷、脉细等症,表示阴竭阳脱,应立即与
医生联系,协同抢救。
观察腹痛:辨别其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
便脏腑:一般认为两协疼痛属肝、胆表现为阵发性缓痛,如胆囊炎、胆石症。脘肤隐隐疼痛属脾、胃,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满腹疼痛、腹胀加重属大肠,如肠梗阻,少腹疼痛,疼痛与全身的关系,如疼痛剧烈,而全身情况好的,如胆石症、胆道蛔虫,一般没有多大关系,全身情况严重出现面白、脉细、血压下降等,见于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化脓性胆中管炎,提示病情严重。
辩气血:气滞可造成血瘀,血瘀必然会有气滞,在各种腹痛中仍可有气滞痛或血瘀痛之分,一般来说,在气为轻,在血为重。
气滞痛——腹痛呈阵发性痛,时痛时走,走串不定,或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儿无迹。
血瘀痛——腹痛呈持续性钝痛,连绵不断,痛点固定,并可扪及包块,压痛明显,同时可伴有呕血、便血。
、寒热:腹痛缠绵,腹软喜按者,多属虚;腹痛急剧,板硬拒按者,多属实;腹痛喜暖,得热者痛缓者,多属寒;腹痛喜冷,得热痛剧者,多属热。

:呕吐物酸而量大,入少吐多或朝食暮吐者为胃潴留或幽门梗阻。吐物酸苦,呕吐频繁,多为高位梗阻,无大便,先腹痛后呕吐,呕吐开始为食物或苦酸液而后变粪味者(中医称“吐粪症”)为低位梗阻。
、寒热:中医认为呕吐乃胃气上逆的结果,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有物为呕吐。反声物聚盛者多为实,声微物清者多为虚,干呕无物为气滞气逆,吐物清稀无味为寒,呕出粪臭者为热结肠腑或肠结。

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