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
谢梅卿(顺德大良医院广东528300)【摘要】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减轻压力及如何有效地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急诊科; 职业压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31-02
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由于科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诊科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而长期在高风险的压力下工作,使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国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护士压力最大。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综合征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笔者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急诊科护士寻求有效实用的减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以求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1压力分析
,劳动强度大急诊科是一所医院的窗口,患者数量多,范围广,病种复杂,是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工作繁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护士配备比例相对不足,再加上频繁的倒班,使工作和生活没有规律,导致长期超负荷工作,此特点可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尽管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但护士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作出判断,绝不允许工作中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后果将是严重的。作为急诊科护士往往最先对患者的生存与否负起责任,并且延续整个医疗过程,可见责任之大。
,且24 h对外开放,工作氛围差,频繁的人员流动产生嘈杂声以及患者痛苦的呻吟声、急救设备报警声、电话铃声等噪声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机体应激反应。酗酒、斗殴、吸毒、交通事故等现象亦
非常多见,使护士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情绪。
,意外死亡频率高,垂死和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可产生继发影响,造成护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护士在精神上极度紧张,研究证实工作应激因素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急诊患者起病急骤,家属心情焦急,希望立刻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他们对医院急诊的就诊流程、规章制度不熟悉,一旦护士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特别是花费多而病情无望时,家属往往不能接受,情绪变化无常,随之而来是对护理工作的百般挑剔,有时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护理纠纷。另外,护士忙于护理急救而无暇顾及家属的焦急情绪,两者之间的差异易使家属产生“急诊不急”的误会,甚至会发生冲突。
,与普通病房护士相比较,急诊科护士总是处于被责怪、投诉和批评声中,他们的劳动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也得不到管理屋的理解。发生护患纠纷和矛盾时,管理层不能给予支持,急诊护士在这种压力下,负性心理得不到释放,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嘈杂的环境、复杂的服务对象,可能均对急诊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