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创书香校园》课题结题报告
《诵国学经典,创书香校园》课题实验研究是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课题采用课题组宏观指导、实验校自主探索的开放性研究方式。城发小学自2011年3月通过市课题组立项以来,在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研究,现已顺利完成了研究初的预定目标,特申请结题。现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课题的提出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一代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
我校经过多年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发现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是实现孩子“童蒙养正”的最佳素质教育,也是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和智慧的书”,能够使儿童在人格、心灵的塑造、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一流人才。
因此,我校决定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切入点,申报了《“诵国学经典,创书香校园”》的科研课题的研究,真正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课题的研究目标
1、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记忆力。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使学生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学生高雅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学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学生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就能达到一定高度;
3、改善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善其多动的性格。天天坚持诵读国学经典,慢慢就能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4、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学生学习国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国学精华对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确定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应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积极开发和建设课外阅读教材和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意识和习惯。
2、通过读书活动,熏陶学生良好情操,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3、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书籍,训练基本鉴赏能力。
4、发展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共享阅读资源和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为学校整体改革研究,鉴于本项实验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需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
结题报告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