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腾片系列产品介绍
吉林敖东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泡腾片的起源和发展
口服泡腾片的前身形式是起泡沫的汽水、起泡片、泡腾散、泡腾浸剂以及外用泡腾片
自1672年,酒石酸钾钠盐合成后和“产生泡沫的起泡粉”出现之后,泡腾散、泡腾浸剂和外用泡腾片剂相继产生
1904年,《大药学百科全书》报道了由碳酸氢钠和酒石酸组成泡腾片----最初的泡腾片。
1965年美国药典最先提到泡腾片剂,但最先获得泡腾片生产专利的是德国。
我国从7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泡腾片,但一直因产品质量及设备达不到泡腾片剂的标准要求,故此无法投放国内市场。
随着人类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全民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现有的药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全、有效、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携带、运输、储存------
干的液体制剂------泡腾片------21世纪新剂型新感觉
泡腾片剂与其它剂型的特点比较
剂型
优点
缺点
泡
腾
片
剂
1。剂型新颖,极具吸引力
2。口感好,儿童易接受
3。崩解时限短1-3分钟
4。疗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5。偏酸性,增强药物稳定性和溶解性
6。辅料有助于人体健康
7。便于口服、携带、运输、储存
8。体外崩解完全,无需体内崩解过程,胃肠道反应小
9。剂量准确,不含色素,安全性好
1。生产工艺要求高,复杂
2。成本高
3。包装要求严格,不能吸潮
剂型
优点
缺点
普通片剂
1。工艺过程简单
2。成本低
3。质量较稳定
1。体内崩解较慢
2。药物溶出速率、吸收速率及生物利用度低
3。不具新颖性,缺乏吸引力
4。服用量较大,* 5片以上
冲剂
1。工艺过程简单
2。成本低
3。生物利用度较高
1。溶解较慢
2。不具新颖性
3。携带、储存不便
液体制剂
1。工艺简单
2。生物利用度高
3。体内吸收快、速效
1。质量不稳定,易被水解、氧化
2。体积大,不易于携带、运输、储存
3。易受污染变质
4。不具新颖性
泡腾片的工艺过程
有机酸+碳酸(氢)盐(或主药) 造粒----干燥----整粒---------总混------质检----制片----热封包装----装箱(成品)
国内泡腾片现状
种类:外用型和口服型两种
外用型一般为药用,主要用于妇科病;
口服型又分为药用和食用:药用型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消炎等病症;食用型主要用于维生素及矿物类营养保健作用
泡腾片系列产品介绍-吉林敖东 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