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导”为径,学海无涯“读”作舟
———探索初中英语阅读之路
吕凡敏
(青州市满族初中,山东潍坊26250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起一座彼此交流互动的桥梁。课堂导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扫除英语学习障碍,化解新授内容的难度。课堂导入的设计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对于一些故事、历史或有文化背景题材的课文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如外研版初二上册Module 6 Unit 2 要求学生能读懂“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文章,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本故事的部分图片,通过讨论图片导入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故事的相关情节,还可以熟悉一些词汇,为阅读提供词汇、句法以及背景知识的准备。
针对初中学生好奇、爱表演的特点,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通过扮演角色、实物呈现、多媒体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教材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理解具体情景中语言所传递的信
息。如外研版初二上册Module 8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right 的热身活动可以采取“Sunny says”游戏练习“Turn left,go along ”等指示语,然后利用地图、多媒体课件等,设计一个去某地旅游的情景,导入主题。
在讲解新课知识前把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用图片、音乐或视频呈现给学生。师生根据视听手段创设的情景,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和讨论,从而切入新课主题。如学习外研版初二下册Module 7 Unit 2,首先教师询问:“MayDay ing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学生纷纷发言,调动起了开口讲英语的欲望。然后通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武陵源”的风光,成功地导入了本课的内容。
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的特点,课堂采用游戏竞赛导入,既能调动课堂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教师可以开展做表情动作猜描述词的游戏,如 sad,nervous,happy,excited,angry,afraid 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轻松愉快地导入proud,stupid 等新词汇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渔”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教师应避免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按一定的指导体系,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方法进行点拨。我们可以借助预习学案,教给学生不同体裁的阅读方法,培养理解能力,从而增强阅读的效能。
如外研版初二下册Reading 环节分为
书山有路“导”为径,学海无涯“读”作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