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护理要点
毛金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310018)
摘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许多并发症,熟悉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机制、对病人的危害、预防及其处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原因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126-01
1 定义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出现不自主运动、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指令、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企图拔除身上安置的各种管道等,严重时可造成管道脱落,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1]。术后躁动是全麻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术后患者处于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常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躁动、定向障碍等[1]。
2 原因分析
麻醉因素,全麻手术使用的麻醉诱导剂、镇静剂和肌松剂等无论是成人或儿童,都将增加EA 的发生率。如东莨菪碱可致术后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而阿托品也可致术后谵妄,思维混乱[2]。另外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吸入麻醉药如地氟烷、七氟烷、异氟烷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
手术因素,进行一些手术时间长(>2h)、手术创伤大的手术时, 患者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肢体约束,肌肉酸痛等不适也会引起苏醒期的躁动。
疼痛因素,术后切口的疼痛是EA 最主要的原因[3]。手术切口大,术中内脏牵拉,镇痛不完全等引起术后疼痛,患者呼吸、咳嗽、搬运等都会牵扯引起切口剧烈疼痛,使患者在复苏的过程中难
以忍受,其中对于术毕未清醒或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因为无法配合, 不能交流而异常烦躁。
管道因素,特别是导尿管、气管导管及鼻胃管、鼻营养管等胃肠引流管。导尿管对膀胱及尿道的刺激是男性病人术后躁动的常见原因[4];术后患者意识初步恢复,不能耐受气管导管、胃肠引流管,特别是在行气管内吸痰时,患者表现为极度烦躁。
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全麻术后如意识已恢复而肌松药作用未完全代谢时,病人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而出现胸闷、窒息感、无助恐惧而导致躁动。
其他术后躁动发生率以胸外科手术病人最高,静吸复合全麻高于全静脉麻醉,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一般为家庭的支柱,术前心理压力大,担心手术风险、预后情况,医疗费用等问题,心理比较脆弱,可增加EA 的发生,而且男性大多有吸烟饮酒史,对于手术、疼痛等耐受差,因此其EA 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女性),外向型性格者多于内向型性格者,A 型血型者明显多于其他血型者[3]。
3 护理要点
做好术前宣教,建立术前宣教制度,即在术前一天到普通病房向患者家属进行宣教,详细给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知识、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及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同时提出如果患者发生躁动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保护性使用约束带等, 并签署“保护性约束同意书”,了解患者性格特征、文化修养、家庭背景及心理状态,消除紧张增加信任。
安全护理,苏醒期的患者入PACU(麻醉术后恢复室)后, 持续监护,专人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护理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