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倒虹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130-0+170横过东风路段倒虹管顶管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工程名称:广州市东濠涌分洪道-文德路渠箱工程
工程地点:小北路(东风路口-仓边路口)
目录
工程概况……………………………………………………………02




施工部署……………………………………………………………04



施工准备……………………………………………………………06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07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15
施工总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15


七、劳动组织……………………………………………………………16
八、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16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东濠涌分洪道-文德路渠箱工程的一部份,位于小北路与东风路交汇处,原设计分洪道渠箱在检查井Y5和检查井Y7间穿越东风路, 以倒虹管形式穿越东风路已有B
×H=×。由于东风路交通繁忙,交通疏解困难,地下管线密集,渠箱明挖施工无法进行,因而在里程0+126──0+179段采用倒虹管顶管法施工,经甲方与设计商洽:倒虹管采用两条直径D=2000mm混凝土管,并按附图一施工,顶管长度约53米.
:工程场地位于小北路与东风路交汇处,北面为越秀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和泥质粉砂岩,典型钻孔柱状图见附图1,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分布很不均匀,与基岩层面的倾角方向大致一致,南侧较厚,北侧较薄,-。各土层简述如下:
1、人工堆积层(Qml)
杂填土,杂色松散,较湿,-。
2、冲积层(Qal)
该层上部为含贝壳淤泥及淤泥质土,黑灰色,软塑,饱和。淤泥层中部和底部含两层砂层,主要为中细砂,局部含粗砂,灰黑色到灰白色,松散,饱和,=3-6击。下部为粉土及粉质粘土,灰-灰白色,可塑到硬塑状,饱和-湿,=6击。-,-。
3、残积层(Qel)
粘土,粉质粘土,棕色-棕灰色,硬塑到坚塑状,湿-稍湿,为泥岩风化产物。
4、岩层(K2)
场地基岩为棕色泥岩,属上白垩系上统三水组东胡段,泥钙质胶结,块状构造,陆相沉积。-,粉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含粘土矿物较高,浸水易软化,岩体裸露易风化。
管道沿线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工程场地地质结构复杂,管道穿越土质主要有杂填土、含砂粘土、中细砂层和强风化岩等,地下水在地表以下2m左右,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该段采用顶管法施工。
渠箱在0+126-0+179段长度约53米,以倒虹管形式穿越东风路雨水渠箱,采用单管口径须Φ2000水泥预制管顶管法施工,,,埋深约5米。Y5为工作井,Y7为接收井,由Y5穿越Y6向Y7向顶进,顶进长度为53米。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都采用直径7×5m的矩形井,由于供水管及周边电缆阻挡,工作井为尽量减少开挖范围,同时为防止流砂,拟采用沉井法施工。井底铺设50cm碎石层和50cmC20钢筋混凝土基础,I30工字钢支撑,后背施工Ф1000人工挖孔桩4条,桩长10m,桩前采用55mm钢板敷垫。
顶管施工时,待左线管道顶进一定长度后(约6米),再开始右线顶管的施工。
考虑到渠箱与顶管交叉施工,以及施工场地、工期限制,顶管无场地出泥,拟在0+118-0+123段搭设施工平台,平台高1米,长3米,宽7米,施工平台搭设图见附图六。
本工程倒虹管顶管长度共53米。须Ф2000×2000混凝土管54节。7×5米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各1座。顶管施工完毕后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内分别砖砌检查井各1座。
另外为了驳接东风路渠箱,在顶管施工完成后,于顶管接收井内顶进Ф2000混凝土管与东风路渠箱检查井相接,顶管长度约10米。
由于顶管施工时对地基几乎没有扰动,因此不需进行地基处理。
:地质结构复杂,埋置深、工作场地位于东风路和小北路,地下管线及构筑物众多,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较紧,整个工程包括准备工作要求八月下旬完成,要求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倒虹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猪猪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