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金龙大道(北段)道路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零一二年九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恩施市金龙大道(北段)道路为南北走向,道路起点在沪渝高速公路连接线处与金龙大道(中段)对接,终点与龙凤镇的318国道相交。沿线分别与多条规划路相交。在K4+760处下穿宜万铁路,在K4+940处与现状209国道相交,K5+900~K6+300段,道路中线位于现状209国道西侧,在K6+360处上跨带水河。
目前,恩施市城区路网主要沿清江两岸布置,城区道路系统存在干路少、网络不完整、路面狭窄、交叉口布设不合理等问题。随着恩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恩施市城区机动车保有量,正以每年10000 多辆的速度递增,恩施城区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城区道路的发展已满足不了城区交通的需求,同时,由于路网结构的不合理,各种进出城区的交通必须穿城而过才能集散,这进一步加剧了城区交通压力,导致城区交通异常拥堵,仅靠目前的市内道路体系难以满足交通量迅速增长及周边城区过境交通的需求。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周期、投资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道路的路基、路面、道路排水、道路绿化、道路交通、道路照明等工程,以及道路涉及的拆迁工程。
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宽50m,为双向6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推荐方案),设置78m大桥1座,涵洞19道,平交15处,,。。~,多高填深挖路段,全线总挖方量4924150m3,,。
工程施工期:2012年5月~2014年8月;
工程费用总计:,(%),(%)。
3、项目选址选线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将恩施市中心城区交通规划为“六纵五横三环
”,金龙大道是该主骨架网中的第六纵,位于中心城市的东部,连接南北,将龙凤新城、青树林新区、东部开发区、土桥坝大学城、舞阳坝老城区连接贯通,其建设意义十分重要。
金龙大道分为南、中、北三段建设,。金龙大道中段已完成了环评手续,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和城市管网铺设工程。本项目是金龙大道的北段,其建设对于发挥金龙大道整体效益,推动“六纵五横三环”主骨架网建设进程和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建设符合《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本项目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多为山林、农田、沟渠,以低丘、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特征的用地为主,现状地势起伏较大。本项目途经整个三河行政村,道路南北端分别经过部分耿家坪行政村和部分龙凤镇行政区,沿线分布有企事业单位、居民房、学校和商铺。
根据现场监测,目前金龙大道(北段)工程线路及周边声环境较好,除个别临路居民点受现状交通(沪渝高速公路连接线、209国道、318国道)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超标外,其他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标准。
沿线区域的空气环境较好,所监测的TSP、NO2、SO2的日平均值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带水河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水质标准,符合恩施州水功能区划要求。
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
根据遥感卫星资料显示,恩施市的水土流失以面蚀、沟蚀为主,水土流失强度主要是轻度、中度、和强度三类。%,%,%;项目区域面蚀主要发生在耕地,沟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两岸、林地及陡坡耕地上。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该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项目噪声、大气评价范围主要是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在该范围内主要分布5处居民集中点和少量企事业单位及沿街门面;
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带水河,评价范围是带水河跨桥断面上游500m至下游1500m范围;
项目生态评价范围是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对受项目施工活动影响的堆土场、物料堆放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区域和直接影响的敏感点适当扩大评价范围。
项目的社会环境评价范围主要是道路工程直接影响区,包括龙凤新区、龙凤镇一期二期用地、
恩施市金龙大道(北)道路工程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