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治疗60 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孙庆瑞1 胡丹雄2(1.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441400;2.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中心卫生院 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 年3 月~ 2015 年10月60 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资料,采用沈大内窥镜,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设置切割电极功率80 ~ 100w,电凝电极功率40 ~ 50w, 冲洗降温介质采用5% 葡萄糖液。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 ~ 30 分钟,术中出血5 ~ 30ml,术中有部分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或及阴道烧灼感,未行特殊处理。患者于术后5 天开始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少量出血,持续15 天左右,无需特殊处理。
60 例患者均定期宫颈上药及随访,术后2 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率达100%,宫颈光滑,恢复正常,无宫颈管粘连感染。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能有效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可更好的了解子宫内膜情况,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颈锥切术宫颈良性病变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83-01
宫腔镜宫颈电锥切术是近年来迅速推广的一种微创手术,它是利用环状电级的电切功能,对宫颈上皮移行带及周围和宫颈管内病变的组织行切除术,然后再用球形电级电熨止血,使创面平整。宫腔镜宫颈电锥切宫颈病变时是在直视下进行,能准确切除病变组织,切除病灶干净彻底,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宫腔镜下操作目的性强,不至于切除过多正常宫颈管组织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现将我院2014 年3 月~ 2015 年10 月60 例采用宫腔镜行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 年3 月~ 2015 年10 月自愿要求行宫颈锥切术宫颈病变患者
60 例,年龄25 ~ 53 岁,平均35 岁,入选病例均为非妊娠期,无急性生殖器炎症,均无生育要求,术前经过阴道镜、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白带常规检查无滴虫、霉菌等感染,出、凝血时间正常,月经干净3 ~ 7 天。60 例患者中宫颈重度糜烂25 例,宫颈息肉14 例,宫颈肥大伴那氏囊肿21 例,宫颈管息肉样增生2 例,宫颈管肌瘤1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 Ⅱ级5 例,8 例在1 年前曾接受过1 次以上的微波、激光等方法治疗而未愈。
方法采用沈大内窥镜,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设置切割电极功率80 ~ 100w,电凝电极功率40 ~ 50w, 冲洗降温介质采用5% 葡萄糖液。手术过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碘伏消毒阴道、宫颈,用注射用丁卡因稀释后行浸润麻醉,常规扩宫颈后置镜宫颈管内,观察宫颈管病变范围,息肉大小,位置,数目,有无蒂及蒂的粗细,以决定切除方式和范围。
对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样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以宫颈外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行锥形切除,切除宫颈表面病变外3mm,深度10 ~ 15mm,术后切面呈小锥形,对带蒂的肌瘤及息肉,沿根部上缘平行切割部分组织,然后用血管钳扭转取下大部分组织,再切
宫颈锥切术治疗60 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