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张雪芳陈洁秦桂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201601)
近6年中,在医护的密切合作下,我院共抢救了36例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将抢救护理配合体会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6年的心脏骤停的病例,共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92岁,平均56岁。心脏骤停可能的原因:冠心病21例,心肌炎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电击伤3例,溺水2例,颅脑损伤1例。本组心脏骤停中有7例发生在院内(2例发生在抢救室,1例发生在诊疗过程中,1例发生在肠道门诊,2例发生在留观病房,还有1例发生在产科病房),其余29例心脏骤停患者全部发生在院外(家中、单位或其它场所),均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大动脉搏动消失,面色紫绀或苍白。心电图于入院时显示为室颤的5例,一直线24例,无脉性电活动的有7例;对于对后两类共31例病人,经过按压及药物的心肺复苏抢救后,有12例转化为室颤。
:发生于院内的7例心脏骤停患者,1例由肠道医生发现,其余6例均由护士发现,立即呼叫医生及其他护士帮助抢救,同时由最初发现的医护人员采取初级心肺复苏。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除协助医生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外,重点负责开放并维护静脉通路,按医嘱静脉用药,准备除颤仪并协助进行电复律,对上述的17例室颤病人均协助医生实施了电除颤。本组对1例13岁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室颤用胺碘酮复律未成功,于是慎重地实施了电除颤,开始用100焦耳无效,按压2分钟后又用150焦耳还无效,2分钟后增加到200焦耳,心肺脑复苏成功。协助气管插管后的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经抢救恢复了自主心跳及呼吸并能维持2小时以上者但脑复苏尚未成功的称为“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在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上,达到了脑功能的完全恢复,即意识、精神等社会功能完
全恢复,这类患者定为“心肺脑复苏成功”;死亡:心肺复苏未成功或复苏成功后存活不到2小时。
2 结果
经过医护密切配合抢救,在36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心肺复苏初步成功者18例;心肺脑复苏成功者8例,全部恢复窦性心律和自主呼吸,神志转清,思维正常。其中6例能继续上班或劳动;死亡10例。
3 急救护理配合体会
勤巡视病人,及时发现、迅速判断并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争分夺秒的为心脏骤停的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4分钟。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拍双肩高呼无反应,触不清大动脉搏动,判断时间不超过5~10秒,若判断不清时,也不要再耽搁时间了,立即呼喊医生及同伴来帮忙,同时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启动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
胸外按压要及时、正确、有效,按压者尽量贴紧抢救床边站立,踩脚凳,以保持双手臂垂直向下压,避免手臂与床面成角小于90°,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幅度成人至少5厘米,否则就会产生无效按压,并易发生肋骨骨折;若在病房的宽床,病人所处的位置离床边较远,那就跪在床边,双膝紧贴病人,以保持双手臂垂直向下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因我们的留观室及产科的病床均为硬床,无需再插入按压版。从30次胸外按压开始启动C-A-
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