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
管稷平(塔河县人民医院 165200)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155-02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一,重症患者可有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胰腺钙化等典型症状和体征。轻度和中度患者大多仅有腹胀、消化不良、纳差、腹痛等不特异症状。ERCP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常是确诊的重要依据。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比B型超声和CT为高。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诊断鉴别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eratitis,CP)是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持续性的损害、胰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或胰管变形,有部分或广泛的胰腺纤维化或钙化,有轻重不一的胰腺外分泌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一,重症患者可有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胰腺钙化等典型症状和体征。轻度和中度患者大多仅有腹胀、消化不良、纳差、腹痛等不特异症状。
慢性胰腺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人口调查自1/10万~10/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在30~50岁。我国尚无准确发病率的调查报道,但临床并非少见。
近年来国内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慢性胰腺炎主要发病因素不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长期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是西方国家中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占慢性胰腺炎病因的60%~80%,而在我国各种胆管系统疾病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最主要的原因。
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各种胆管系统疾病有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管蛔虫症、Oddi括约肌痉挛或功能障碍等。发病机制主要是炎症感染或结石所引起的胆总管开口部或胰管和胆管交界处狭窄或梗阻,使胰管胰液流出道梗阻,胰管内压力增高,可导致胰腺腺泡、胰腺小导管破裂,损伤胰腺组织及胰管系统,使胰管扭曲变形,造成炎症或梗阻。胆管疾病引起的慢性胰腺炎特征病变主要在胰头部,胰头部增大,纤维化,腹痛常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引起胰腺钙化较少见,但并发梗阻性黄疸的较多见,这些是我国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因病情轻重不同而有较大区别。病变可限于局部胰腺小叶,也可弥漫至全胰腺。基本病变是胰腺腺泡组织结构被破坏,可见有胰腺组织纤维化,在小胰管内出现蛋白小栓子,引起小胰管狭窄或闭塞,使腺泡细胞萎缩,在小叶腺泡和小叶间形成纤维增生。最后整个胰腺实质破坏形成纤维化常可与周围脏器粘连,主胰管可不规则狭窄、梗阻、远端扩张,可波及小胰管分支,末端形成囊状。整个胰腺变硬,表面有不规则结节,可见有脂肪坏死的小白点或钙质沉着。有的可见胰管内结石或不规则钙化灶,也可并发有胰腺囊肿。
典型CP有五联征:反复发作上腹痛、胰腺钙化、假性囊肿、糖尿病和脂肪泻。按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典型、胃病型、腹泻型、黄疸型、结石型、无痛型、糖尿病型和肿块型。
(1)腹痛“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60%~90%的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腹痛。疼痛多在中上腹或左上腹,也可在右上腹,为阵发性呈反复发作,也可为隐痛或钝痛,随病情加重渐发展为持续性腹痛。饮酒、进油腻食物、劳累均可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