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
古时月经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素问·上古天真论》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
月经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其环节
月经必须任脉通而天癸至,任脉与太冲脉为经脉之海,气血调和,运行不息,满而溢,则月事以时下,故曰月经,贵乎如期。
月经、天癸、红铅。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月事即月经。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
古时月经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 天左右,正常范围在21~35 ;经期正常者为3~7 天,一般为4~5 天;
月经之
望闻问切篇
月经之望闻问切篇
包括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痛经
㈠经期异常
①月经先期
a.(血热)深红,质稠量多
素体阳盛;感受热邪;肝郁;肾阴亏
b.(气虚不摄)经色淡红,质稀量多,气短乏力
脾气;肾气亏,冲任
②月经后期
a.(血虚)经色淡红,质稀,唇淡面白
营血;肾精不足;阳气亏
b.(血淤)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
气滞;寒凝;痰湿阻滞等
月经之望闻问切篇
②崩漏
月经之望闻问切篇
问诊
,质稠,起势急骤
血热
,质稀,起势缓和
气虚
,时来时止或时闭时漏或久漏不止,紫暗,血块
瘀血,血不循经
③过少(虚不足;阻滞不通)
④闭经
,太息,胸胁小腹胀
肝气郁
,小腹胀痛拒按,舌紫黯或紫斑
血瘀
,胸闷腹胀,纳少痰多,气短乏力
湿盛痰阻
,皮肤干燥,消瘦
阴虚
月经之望闻问切篇
问诊
㈢经色、经质异常(总规律)
血少不荣
血热炽盛
寒凝血淤
㈣痛经
多气滞血淤
、空痛
多气血两虚;肾精不足
,平素带下黄稠臭秽
湿热蕴结
,遇暖减缓
寒凝或者阳虚
月经之望闻问切篇
切诊
诊月经脉
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
寸、关调和而尺脉弱者或细涩
妇人闭经,尺虚细而涩
脉弦滑
尺脉弦或涩
⑴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
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
如:
⑵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包括气分、血分、气血同病)
⑶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主要是经产期间,忽视卫生,感染邪毒,搏结胞宫,损伤冲任致病)。
主要
肾(肾主藏精)
肝(藏血;主疏泄)
脾(气血生化之源)
《月经》最终版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