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doc论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
【摘要】老河口丝弦流传在湖北省鄂西北地区的民间弦索乐中,其流传中心在老河口市。老河口丝弦与其前身河南板头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音乐形态虽相似,但老河口丝弦却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特征。本文即由此展开,结合实例及对比河南板头曲,以论述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
【关键词】老河口丝弦;音乐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90-02
老河口丝弦(以下简称丝弦)的音乐在?暮幽系酥萘鞔?到老河口的过程中,吸收了老河口本土的民间文化并融入了丝弦的每一首曲目,让丝弦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地方特色。丝弦的音乐大部分为宫调式,只有一小部分为徵调式。丝弦的音阶通常为五声音阶,这一部分曲目会出现偶尔的偏音4或者7,而些偏音都仅仅是加花点缀的手法,并不影响全曲的音阶构成。另外还有一部分有出现变音4或者7的六声音阶,这一类乐曲通常会根据内容的需要加入一个偏音来适应特定的表现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曲目会因为特定的内容和表现需求使用七声调式,这一类乐曲通常使用的是七声清乐音阶。丝弦的音乐特色可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本文将逐一展开。
“八板体”的演变和发展
《八板》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器乐“母曲”曲牌。作为一支无标题的曲牌,它产生了许多的变体并且流传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八板》的基本原型在结构上是对称的上、下句,每个乐句4小节,8小节为一句旋律,全曲共68板。如丝弦的曲目《萧妃舞》在演奏时就是将34板的旋律反复一次形成68板。另外还有如《葡萄架》、《大泉》这些曲目都是68板的整体结构。
丝弦的音乐具有《八板》的特色不仅限于曲体结构,在旋律发展也与《八板》密切相关。《萧妃舞》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八板体乐曲,不仅在曲体结构,在旋律材料上也是由《八板》演化。
“题以达意”的表现手法
中国的器乐曲牌音乐存在着有标题和无标题之间的差异。所谓无标题音乐,即指曲牌名所示内容与音乐毫无相关,曲名游离于音乐与内容之外。丝弦的曲目除一曲《大起板》外均为有标题的曲牌,这些曲牌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历史故事类、闺怨类和风光情景类。每一个类别下不同的曲目也通过丰富的音乐语言来着意刻画标题的内容。
用音乐来模仿一定场景的曲目以《打雁》最为典型。《打雁》讲述的内容是猎人射杀一只雁子,群雁徘徊哀鸣后离去的景象,其中最为扣人心弦的一段为大雁被猎人击中后坠落哀鸣的一段。
谱例2中自第38小节到第41小节的级进下行为雁子中箭后从空中坠落的场景。为了加强这一场景的连续性,引入调式变音G在39小节的强拍出现。在41小节D音进行了一次下行八度大跳落在小字组的D,这一声就好似雁子落下后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一响。自42小节起便是大雁受伤后在地面翻滚挣扎,尤其是紧接41小节的后两小节,重复一次演奏似乎预示这只大雁在反复尝试着再次起飞。每一次上行的级进都下行落到了D,尤其至45小节强拍上E到A的四度上行大跳成为它最后起飞的努力,旋律连
续下行后再次跌入小字组的D,这一次也喻示了大雁经历挣扎后的死亡。《打雁》中用音乐形象地模仿雁子坠落的场景和挣扎的动作,是老河口丝弦用于表达标题形象时惯用的手法。老河口丝弦音乐的这一特征也让其有别于无标题器乐曲牌,赋予了其音乐上内涵丰富的美感。
以正音取代偏音

论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