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位一体 共同发展.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2013年4月18日至19日,由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福建教育学院闽派特色教育研究所、宁德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郭正光主体教育管理实践研讨会”在宁德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教授、特级教师、中小学校长等300多人参加了研讨。现借贵刊一隅,简述我“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校本主体观点。
一、“三位一体”主体观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踏上教育讲坛不久的我,拜读了顾明远教授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深受启发。接着,我就有意识地学习主体教育的研究理论和有关主体教育实践与探索的经验文章。我开始认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围绕着学生(受教育者)主体发展开始了教育实践。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空,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等,学生主体得以充分发展,取得明显教育成效,深受领导和同行的赞赏。
20世纪90年代初,我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在宁德师院附属小学开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学生主体教育实践。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对学校实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进行了盘点,明显发现部分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不强、对主体教育的理解不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教育的效果。可见,在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于是,我们在制定的《2001~2005年学校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
“提高教师主体意识,创建学者型教师群体”的队伍建设目标,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素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搭建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主体能力,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2004年,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先后接管、联办了民办公助、濒临倒闭的侨兴学园和典型的薄弱校华侨小学。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提高校长群体的管理水平,率先垂范;提升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争当能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侨兴学园学生从百余人发展到千余人,现已更名为蕉城第二实验小学;华侨小学学生从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两千多人,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可。我们在对三所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即通过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群体的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带来了两所薄弱学校的迅速崛起,为宁德市中心城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实践,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主体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主体的发展,取决于校长的引领和学校领导的整体素养。因此,我形成了校本管理“三主体”观点,即:校长(学校领导集体)、教师、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校长(学校领导集体)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的发展才真正构成一所学校的发展。
二、“三位一体”主体观的理论思考
在30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校本主体“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的观点,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从主体哲学的观点上说,作为主体的“人”,在学校中不应该仅仅指“受教”的学生一个方面,而应该包括学校管理的校长群体和“施教”的教师团队,即学校中所有的人。
(下转第64页)
其次,从接受教育的层面上说,校长(校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校长是教师的榜样”,“有什么样的

三位一体 共同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