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免疫
河南科技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李智涛
公元4世纪罗马教堂
概述
移植 Transplantation
用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置换病变的或功能缺损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的生理功能的一种医疗手段。
是目前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
已经取得巨大进步
肾、心、骨髓和角膜 5年生存率 70-90%
肾移植10年生存率达到60%
肺和肝 5年生存率 40-50%
移植物(graft)
移植术中被转移的器官、组织和细胞
供者(donor)
提供移植物(graft)的个体
受者(recipient)/宿主(host)
接受移植物的个体
移植的分类
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分为细胞移植、组织移植或器官移植
根据移植物植入体内的解剖位置,可分为原位移植,旁位移植和异位移植
根据移植物来源和供受者之间的遗传背景的差异,可分为自体移植(autograft)、同基因移植(syngraft)、同种异基因移植(allograft)、和异种移植(xenograft)
第一节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
实质器官移植术后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
骨髓移植后及胸腺、脾脏等移植术后
供者T细胞导致宿主皮肤、肝脏、肠道上皮细胞等损害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实质性器官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系统识别移植物抗原并产生应答,进而发生的排斥反应
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强度、机制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超急性排斥、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
超急性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
数分钟~24小时内
多见于反复输血、多次妊娠、长期血透或再次移植
机制:事先存在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AgAb 激活补体,损伤血管内皮,出血、水肿、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移植物缺血、变性和坏死
免疫抑制剂效果不佳
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
术后数天到2周出现,80-90%发生于术后一个月内。最常见
移植物实质性损伤伴有大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以细胞免疫为主:T细胞通过直接识别的方式被激活,CD8+ CTL为主,CD4+Th1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为辅
免疫学移植免疫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