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主讲人:罗琦琪
联系电话:**********
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三联现象”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来源于希腊语,是指一组最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有个性改变,思维、感知、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与环境不一致。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有精神衰退的可能。
1911,瑞士精神医生布鲁勒()
指出情感、联想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skɪtsə friniə, -frɛniə]
Phrenia(心理)
Schiz(分离)
“在我的个性中,一幅整合性的心理画卷被撕开,破碎成一小块,一小块,弄得
我像一个摇晃不止的汉堡包无止境地分散在宇宙中. ”
精神癌症
精神分裂症的历史
近代(17世纪后叶至18世纪):
法国比奈尔(Pinel) “疯人院”——医院
18世纪,法国的比奈尔(Pinel)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精神病被看作能治疗的疾病,精神病人被看作社会的成员。
他成为第一个被任命为“疯人院”院长的医生。
1898年,我国的第一所精神病院创办于广州。
美国本杰明·纳什(Benjamin Rush)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最早流行于亚洲和中东地带,而一开始也主要用于给那些据说鬼魂附身的人驱邪。后来希腊人则通过放血疗法来帮助病人恢复体内液体的平衡,再后来,直到中世纪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放血疗法成为缓解炎症的重要手段——那时候,炎症被认为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文艺复兴时期,那些专事放血疗法的人——在欧洲通常都是理发师的兼职——甚至将放血疗法整得像模像样,很有点科学的味道了
占星术士还通过星相来判断不同年份最佳的放血部位,比如当时的医学书籍就介绍说在右手上放血可以止左鼻孔出血,而在脚上放血则可治疗妇女经血过于泛滥的毛病。这些肆无忌惮的放血者,只要病人愿意掏钱,他们就胆敢下刀,从吃饱了撑着到天气变化引起不适,简直包治百病。
心理学电影赏析第四课——美丽心灵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