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苏教版)
出卷人: 审卷人:
积累运用(24分)
根据语境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分)
在màn ⑴不经心的油灯之下,在比萨斜塔之diān ⑵,伽利略矢⑶志探索激励着我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太空,闪烁、灼热的恒星召唤着我们;在根深dì⑷固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前,罗伽·费·因格告诫我们:创新要保持一颗好奇心,qiè ⑸而不舍地发展灵感……
。(10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引诗情到碧霄。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的《西江月》“,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5)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 。
。(3分)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职务,你很想当某学科(可任写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显得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大胆预测出令人惊骇的天蛾;伽利略听到钟摆链条声,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原理,你还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你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4分)
我的例子:
我的启示:
,请改正过来。(5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
无论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燥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映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②中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3)句③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改为; 改为。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夏(17分)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B)。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C)。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
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苏教版语文检测模拟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