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工程总结
一、小题部分
浸取的压力:提高浸取压力会加速浸润过程,使药材组织内更快的充满溶剂和形成浓溶液,从而使开始发生溶质扩散的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当药材组织内充满溶剂后,加大压力对扩散速度则没有则没有什么影响。
微波浸取的局限性:一是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产物,对热敏性的物质,微波加热易导致变形失活。二是要求被处理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或者说是待分离的产物所处的部位容易吸水,否则细胞难以吸收足够的微波能将自己击破,产物也就难以释放出来。
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力:超临界流体密度接近于液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成正比例。
胶团与反胶团的形成均是表面活性分子自聚集的结果,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影响物质分配平衡的因素:
高聚物的分子量:在高聚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该高聚物的分子量,被分配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或颗粒如细胞或细胞碎片和细胞器,将更多的分配于该相。
盐类:由于盐的正、负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两相间形成电势差,从而影响带电生物大分子的分配。加入适当的盐类可以大大的促进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蛋白质的分离。
相图中的系线:系线的长度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相间的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
A代表体系总组成,B/C代表平衡的上下相,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称为系线。
BAC-BKC称为双截线。
K为临界点,若A 向K点移动,则ABC线长度减小,当A=K时,体系成一相。
特殊精馏:相对挥发度趋近于1,或形成共沸物的体系。
普通精馏:相对挥发度远离于1的体系。
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沸点均不变。
分子蒸馏:
依靠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非平衡分离操作的连续蒸馏过程。由于操作系统压力低,混合物易挥发组分的分子可以在温度远低于沸腾时挥发,且在受热情况下停留时间很短。特别适合与分离低挥发度、高沸点、热敏性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物料。(3)分子蒸馏过程是不可逆的。
间歇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应遵循的规则:
溶液和待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不会形成共沸物。
溶剂的沸点应远高于待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
供沸剂应易于回收、廉价、低毒、热稳定性好以及腐蚀性小。
溶剂要与原溶液要有很好的互溶性。
10、影响截留率的因素:
(1)溶质的分子大小及分子形状:线性分子的截留率低于球形。
(2)溶液浓度降低、温度升高会使截留率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膜的吸附作用减小。
(3)错流的速率增大,浓度极化作用减小,截留率降低。
(4)PH、离子强度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和形状,对截留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11、几种膜过滤过程的比较
膜分离过程
驱动力(压力差)/MP
透过膜的物质
被膜截流的物质
微滤
~
水、溶剂和溶解物
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10um)
超滤
~
相对分子质量<1000
溶剂、离子和小分子
生物制品、胶体和大分子1000~300000
反渗透
~10
水、溶剂
全部颗粒物、溶质和盐
反渗透膜主要用于医用纯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和生物碱、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等低分子量物质的浓缩。
超滤膜主要用于蛋白质、酶、激素
制药分离工程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