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关于信贷管理工作应加强的几点
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它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经营好贷款,如何提高贷款管理质量,企业才能更好地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商业化,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点都值得大家深思。对此,笔者根据对新邵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调查,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一期抛砖引玉。
一、信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深刻工作部署缺安排无需置疑,基层主任是基层信用社的领头羊,是员工的标兵和榜样,俗话说的好:
“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农信社主任履职能力迫在眉睫。可部分信用社的主任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依然在自我的世界里沉醉和徘徊。部分社主任爱给员工讲大道理,没有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就像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没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即使小有方案也缺乏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单一的工作思路不能达到预期应有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在抓贷款收息这一方面的工作方面基本上没有遵循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平时贷款户主动上门结息以外,按以往的方式,大部分网点基本上都是到了临近收尾的前半个月才猛抓收息工作。可由于人力、精力、能力加之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往往最后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贷款资料收集不够完整为了进一步规范贷款管理,防范法律风险。现信用社规定,每发放一笔贷款,无论金额大小,所需贷款资
料必须完整,可部分信用社的信贷人员为了省事,忽视了贷款资料完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然固执己见,最为典型的新增贷款资料如:
个人面谈记录、夫妻债务共同声明、婚姻状况证明、等重要资料在部分社的一笔贷款资料中却踪影难寻。既便“医生”找出这些病况,可部分人员还是视问题而不纠,预责任而不急。
3、观念滞后,制约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知识结构老龄化,不但缺乏信贷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也不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谨小慎微不愿放贷,完全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思想;要么胆大妄为胡放乱贷,所谓不正就反的思想,致使贷款质量不高。部分社一些信贷员和贷款审批人员担心贷户失信,在发放贷款时产生严重的“恐贷”、“惧贷”思想,宁愿少放一笔,不愿多担风险。放贷时可谓思之再
三,慎之
农村信用社关于信贷管理工作应加强的几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