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黄仁芬
昭通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昭通6570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2-39-02
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针对相关问题和因素,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科护士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尽量保障助产人员的职业安全。
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为了增强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护措施,我院对产科22名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范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容易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防范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护士的防护意识还不是很高,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不能完整地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对急诊入院宫口开全者,思想上无防范意识。接生时80%未戴防护目镜、穿水靴;处理刚出生新生儿时,戴防护手套的不足40%;在产程中对血液、羊水的污染重视不够;对皮肤完整性保护缺乏认识。这些都成为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调查显示,22名护士一年中发生过锐器伤13例次,发生皮肤、粘膜被患者血液、羊水接触暴露12例次。发生皮肤、粘膜暴露主要是在产程中突然破水导致羊水飞溅,阴道检查或操作时手套过短,血液及羊水污染前臂;眼、面部血液、羊水污染主要发生在会阴切口动脉血、宫腔积血时按压宫底积血排出,断
脐带时未将脐带血挤向两端,直接断脐,脐带动脉血溅出。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掰安瓿4例次,%;处理使用过的针头3例次,占23 %;缝合切口时被针刺伤6例次,%。由此可见,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缺乏防护措施,缺乏使用防护用具的习惯及使用规范。
2防范对策及效果
,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新上岗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反复强调“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使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及预防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对每一例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病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规范职业安全教育和管理。
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等。强化对护士职业暴露预防规范落实情况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组织有经验的护士给新护士讲解掰安瓿的技巧,接生、缝合伤口时的防护事项:阴道深部操作时应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与袖口的衔接大于5cm;要求护士在缝合切口时熟练掌握使用镊子的方法,避免用手接针头,造成针刺伤;人工破膜时,会阴部用一次性防水多用巾遮盖,防止羊水喷溅,造成皮肤、粘膜暴露于羊水的危险及周围环境的污染;给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称重、系腕带、清理皮肤、注射、抽血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进行防护,任何操作结束脱手套后必须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