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七科,山东济南 250114
【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以癌痛入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循证组各6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循证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应落实癌痛管理对策,提高癌痛管理水平。
【关键词】肿瘤;癌痛;循证护理
疼痛是一种生命体征。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有60%~90%的晚期癌症伴有中重度疼痛,严重损害生命质量,制约患者活动、影响睡眠[1]。我国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癌痛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消除疼痛是患者最基本的人权,控制与管理癌痛是癌症护理基本内容之一。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护理理念,将其应用于肿瘤护理,可预见性的控制甚至消除癌痛病因,提高疼痛管理水平。本次研究试评价循证护理在肿瘤癌痛管理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以癌痛入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主诉有疼痛;②认知、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③知情同意。共纳入对象130例,其中男79例、女27例,年龄28~83岁、平均(±)岁。胃癌27例、肺癌25例、肝癌20例、结肠癌17例、乳腺癌17例、其它24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38例、中学50例、大专及以上42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循证组各6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常规组
参照阶梯镇痛管理,遵循个体化、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相结合的原则,以药物镇痛为主,使用阿片类等药物镇痛,对于轻度疼痛,尽量采用非药物镇痛,如呼吸止痛法、播放音乐、穴位按摩等。
循证组
(1)循证: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对癌痛及其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药物存在“成瘾恐惧”,家庭、社会支持不到位;②医护人员因素,重视癌症自身基本的治疗,忽视疼痛治疗,癌痛观念更显不够,且担心药物成瘾问题[2];③引起疼痛的疾病控制管理不到位,如便秘;④疼痛评估不合理,用药不及时、不足量,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有待提高;⑤镇痛药物价格较高,传统的非药物镇痛方法较简单,如冷热敷、理疗按摩、安慰解释、卧床休息。
(2)护理:①准确评估疼痛,主要包括疼痛评分、疼痛部位、藤性质、持续时间、疼痛影响,采用NRS评分法、Wong-Baker面部表情法相结合评价疼痛,责任护士进行讲解、指导,护患共同配合评估,按时每日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如出现急性爆发痛,使镇痛药物后,30min进行疼痛评估,每隔1h评估1次,直至NRS评分下降到2分以下,改为每隔4h评估1次[3];②进行心理护理,包括认知行为干预、放松疗法,增强患者对疼痛的科学认识,了解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患者有疼痛应及时主诉,疼痛是可以控制甚至消除的,疼痛控制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药物依赖率非常低,正确服用时非常安全的;③加强家属宣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