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名风名俗.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的由来
介绍春节
春节的历史
除夕夜
“守岁”“压岁”“踩岁”
迎春
倒贴“福”字
“送穷神”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 yú )舜(shùn)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的由来
返回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介绍春节
返回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
返回
春节习俗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tián ),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返回
除夕夜
我国民间有“守岁”“压岁”和“踩岁”的习俗。民俗专家表示,守岁、压岁和踩岁是过年风俗中最具特色的祈福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又叫守天门,这种风俗起源也很早,唐宋为盛。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谈心、沟通、交流、叙情、叙旧,守除夕是我们国家民俗活动中规矩最多的一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守夜表示了人们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托祥瑞的心愿和希望。
子夜时分,随着辞旧迎新时刻的来临,鞭炮声、欢笑声、祝福拜年声响成一片,交织在一起,家家呈现出热烈奔放、欢乐祥和的景象。孩子们此时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纷纷给长辈磕头拜年,而长辈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
   除了守岁和压岁之外,除夕夜还有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尚洁表示,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守岁和压岁的风俗仍十分盛行。守岁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丰富,除了原有风俗外,看春节联欢晚会、互发短信或全家到饭馆会餐也成为新的民俗活动。至于压岁钱,除了自家长辈赠予外,更多的是作为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互赠手段。
“守岁”“压岁”“踩岁”
返回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安。
迎春
返回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倒贴“福”字
返回

名风名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93 KB
  • 时间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