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心理学总结.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测量的基本要素
A参照点(绝对、相对)
B单位(确定的意义、相等的价值)
测量的量表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无绝对零点有单位) D比率量表
心理和教育测量量表的水平
测验的标准化
A内容 B施测条件 C评分规则 D常模(比较的参照点)
测验的类型
A测量对象(人格、成就、智力、能力倾向)
B测量方式(个人、团体)
C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非文字)
D测验功能(成就、预测;难度、速度;描述、诊断)
E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常模参照、目标参照、潜力参照)
心理测验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实践当中的应用
理论:搜集研究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实验分组
实践:选拔人才、人员安置、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描述评价
心理和教育测量者的道德水平,肯定出一个题目
三个人物,高尔顿,卡特尔,比奈(内)
高尔顿: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卡特尔:首次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中提出了“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个术语,并报道了他所编制的一套能力测验在大学生身上的应用结果。
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称1905年量表。
智力测验的发展
测量的误差
含义: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不一致不准确(随机、系统)
影响因素:
A测验工具(量表:是否稳定、能否准确反映)
B环境条件(物理环境、主试者)
C测验的过程(施测和评分阶段的意外事件)
D测验对象(水平的正常发挥)
真分数
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该特质的真分数(T分数)
实测分数(Observe Score)
经典测量理论关于误差的三个前提假设,要求理解
A误差分数服从于平均数为0的正态分布
B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
C误差分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
真分数里面的演变,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T=X(实得分数)+E(误差)
信度的定义、含义、作用,公式不考,要知道怎么去找这个公式
定义: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测量的可靠性rxx=ST2/SX2
作用:反映随机误差大小、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SE=Sx(1-rxx)1/2、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SEd=S(2-rxx-ryy)1/2
信度的估计方法
A重测信度:同一量表、同一组被试、测量两次、结果的一致性。
前提:心理特性稳定,遗忘练习相抵消,间隔期内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训
练。
报告时应说明间隔期及期间经历。
B复本信度:两个平行测验、同一被试、结果的一致性。
前提:两份或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题目内容、数量、形式、难度、区分度、指导语、时限以及所用的例题、公式和等其他方面),被试有条件地接受两个测试。
报告时应说明间隔期及期间经历。
C分半信度:一个测验分成对等两半、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结果一致性。使用条件和范围: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rxx=2rhh/(1+rhh),rhh为两半分数间的相关系数
D同质性信度:测试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同一种心理特质
KR20公式:其中,k是题目数,pi为答对第i道题的人数的比例,qi为答错第i道题的人数的比例,Sx2为测验总分的变异。可以做这样的通俗理解,如果被试在每个题目上回答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答对或答错的比例

测量心理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7-1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