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李一平与教育》一书,一九九七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与赞誉,大家通过此书进一步了解了李一平先生的传奇人生、革命实践和教育活动。许多和一平先生共过事的老同志、老领导、老朋友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亲自撰文,回忆并记述了李一平先生一生追求光明,追随革命,热爱祖先生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大姚创办“大姚中学”,这是他留给大姚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大姚各族人民,十分珍惜这份宝贵财富,将永远怀念他,决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三年作出决定在大姚一中建造李一平先生纪念碑,设立李一平教育基金会,这件事被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是县委、政府在文化名邦大姚建起的两座丰碑。一平先生纪念碑,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十年,一平先生创建大姚一中的光辉历程。李一平教育基金会预示着大姚各族人民继承先辈遗愿,关心支持教育,决心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成立19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基金会先后收到142个单位,。基金会按照章程规定,运用本金所产生的效益,共奖励本县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在校大中专、初高中学生923名,。受奖学生遍及全国27个省市、144所大学。在捐资助学活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人和事。基金会曾于2000年和2008年编辑出版过两集《乡情·爱心·热望》共30多万字,予以详细的记述和宣传。明年2013年,基金会将迎来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应社会各界读者要求,决定将《李一平与教育》一书再版2000册。本书除保留原书的(一)李一平先生;(二)李一平先生的教育活动;(三)李一平诗文补遗;(四)李一平基金会四个部分,将第五部分捐资名录删除。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建立以来的工作情况,本书增加:李一平教育基金会19年(1993年3月至2012年8月)捐资助学情况综述,李一平教育基金会1993年至2012年8月的捐资情况统计表、受奖学生情况统计表,选登部分捐资人的感人事迹和受奖学生来信,作为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工作情况的补充。另外,我们还准备在基金会成立20周年(2013年)时,正式出版发行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资助学和受奖学生名录。敬请关注。
大姚县李一平教育基金会秘书处
2012年9月
序
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成立和李一平纪念碑揭幕这两件事引发了大姚人民多年来对李一平先生崇敬怀念和对家乡教育的关切之情,从一九九三年三月成立“基金会”至今短短四年零五个月,李一平基金会先后收到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黑龙江等省市和我省昆明、玉溪、红河、德宏、保山、西双版纳、大理、楚雄等八个地州以及县内14个乡镇133个单位和部门一万多人的捐资共50多万元,许多大姚老乡和在大姚工作过的老同志、老领导、除解囊捐款外,还发来贺电,寄来书稿和纪念文章。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李一平先生和教育兴县的一片真情。李一平先生一生追随革命,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教育的事迹,永远铭刻在大姚人民心中,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将永远怀念他。李一平先生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大姚创办“大姚中学”,这是它留给大姚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大姚人民十分珍惜这份财富,决心世世代代传下去,并让它加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库中。基于这种想法,基金会秘书处编印的《李一平与教育》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书稿的征集工作得到了原大姚中学一、二、三届校友、教师的广泛支持,稿件如约陆续寄来,有的稿件则是作者听到征稿的消息后主动写了寄来的。写稿的人大多已是古稀或耄耋之年,他们还能给我们写稿子,本身就令人非常感动。特别要提及的是,李一平先生的挚友,云南民族学院马曜教授,当万国祥和王秉鋆两同志把稿子先寄给他征求意见时,他不顾八十多岁高龄,极其认真地字斟句酌,修改订正,这种精神使人为之感动。马曜教授还为该书题了词,为本书增加了光彩。这里对马老和所有写稿的老师、校友顺致深深的感谢。同时,大家无偿地为该书撰稿、改稿这个事实,也进一步说明李先生崇高的品格力量在起作用。
收集到的稿子,除了怀念李一平先生追求光明、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一身正气的内容外,还有一些李一平先生的诗稿,经一一查对,除了已选入《李一平诗选》的外,未选入的有五首和一篇碑文,作为该书的珍贵资料编入了第三部份。《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是中共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李一平先生高尚精神鼓舞下继承李先生遗志,为振兴中华,科教兴县打出的一面旗帜,其目的:一是为了集资助学;二是为了永远怀念李一平先生。它的建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建立四年来,除在李先生创办的大姚中学建造李一平先生纪念碑外,利用基金存款利息已奖励本县品学兼
再版前言.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