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腮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
乐文艳(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云南个旧 661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11-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腮腺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腮腺肿块诊断有方便、经济、安全的优势,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腮腺腮腺肿块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收集2005-2008年在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2例,临床治疗后证实17例腮腺炎,手术或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肿块瘤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59例,年龄在4~67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者15年,最短者2周,以2~3年多见。
仪器采用日本的RLOKA-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线阵式探头,。
方法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侧向健侧,颈后垫高,充分暴露腮腺部位,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腮腺的大小,二维回声有无改变,腮腺有无肿块,病变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强弱和病变周围情况血流及病史的长短。彩色多普勒显示腮腺及腮腺肿块的血供。
102例腮腺肿块的超声、病理对照,结果分类:炎性病变、良性肿块、恶性肿块进行统计分析,腮腺炎17例,腮腺肿瘤85例,从有无症状来看,有症状者占100%。从常见病理类型来看,85例腮腺肿瘤,54例良性肿瘤,22例低度恶性肿瘤,9例中、高度恶性肿瘤。在良性肿瘤中,又以混合瘤多见,共36例,在低度恶性肿瘤中,又以粘液表皮样癌(高分化型)多见,共22例。在中、高度恶性肿瘤中,又以粘液表皮样癌(低分化型)多见,共9例。
统计学分析以手术后85例病理结果为参照,进行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实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a=。
2 结果
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 54例腮腺良性肿瘤、31例腮腺恶性肿瘤分别从形态、包膜、边界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内部回声不具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中6例表现为钙化,而恶性肿瘤中12例钙化,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腮腺肿块的数目 54例为1个,31例为多发。
腮腺肿块的部位 32例位于腮腺中间部分,22例位于腮腺周边,31例多发。
腮腺肿块的大小与生长方式大多数发现时直径多为2~4cm,22例为≤,-,7例为>。缓慢膨胀性生长,无痛性,活动度可,多数径线相对小;恶性肿瘤呈浸蚀性几何位数生长,部分恶性倾向肿块近期加块或生长迅速,肿块径线相对较大,质硬不活动,肿块疼痛。
腮腺肿块的形态 54例为良性肿块形态多较规则,大部分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分叶状,12例为欠规则形,9例腮腺恶性肿瘤多为不规则,治疗后无改变。
腮腺肿块的边界 50例良性肿块边界大部分清楚,周边有线状稍强回声包膜,26例其中4例为炎性肿块,22例包膜局部模糊,提示病变近期生长活跃或恶变;9例恶性肿块瘤边界大部分不清楚,边缘较模糊。
腮腺肿块回声和肿块周围情况
17例腮
102例腮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