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学课堂的简约美
吕银霞
摘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练习设计五个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中的简约美。
关键词:数学课堂;简约;美
作者简介:吕银霞,任教于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一堂好课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时下的课堂教学比武中,我们的评委老师关注的是教师是否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然而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这些课堂上,教者对于“形式”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对于“热闹”的追求,往往多于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考虑。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本性,课堂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约是智慧的灵魂。”笔者认为,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只有追求简约化的课堂教学,实施务实性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才是“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一、教学目标求“简明”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新课程理念忽如一夜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我们的数学教师蓦然发现:数学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数学课都追求的目标。教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得到全面的提升。但我们必须明晰一点,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长期训练。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简明、适当。简明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
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确定的科学、适当。如:理论性较强的课型更多的应追求知识的落实与过程的提升;操作性较强的课型注重技能与方法的落实;实际应用类课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求“简要”
教材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智慧,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必须独特而深刻,能够抓住重点,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而许多时候,教师把教材当作了整个世界,面对教学内容,总是认为这里需要讲透,那里需要体会到位,于是,条分缕析、喋喋不休,教学效果常常是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面面不到。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量,要简要,要求教师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要把不断附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
在一节学区的评优课中,课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位女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内容。让评委教师们在课堂上看到许多生硬的爱国主义教育,牵强附会的爱心教育和贴标签式的环保教育,结果造成上课时间不够,学生掌握检测效果不佳的现象。
当然,在数学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环保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等都是必要的。但这些都必须是渗透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的,必须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
三、教学环节求“简洁”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教
感悟数学课堂的简约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