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同病异治.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同病异治
陈松娟王伟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喜湿恶燥,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密切。脾气虚的泄泻与肾阳虚的泄泻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两个典型病案的对比,希望可以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鉴别作用。
【关键词】腹泻脾气虚肾阳虚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31-02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女,68岁,反复泄泻五年,口服固肠止泻丸、黄连素等药物,效果不显,每于晨起五点左右脐腹疼痛,肠鸣音亢进,便意强,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大便不带粘液脓血,便后腹痛缓解,小腹及肛周有下坠感,腹部喜温喜按,热敷后觉舒,平素手脚心凉,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胃脘部无明显胃胀胃痛、烧心泛酸,无口干口苦,面色晃白,四肢乏力,精神倦怠,舌淡红苔白略滑,脉沉细。
拟方四神丸的加减,以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补骨脂30g 肉豆蔻25g 吴茱萸25g 五味子18g 附子12g 炮姜6g 大枣6枚(6付,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方解:重用补骨脂辛苦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相伍,既能温肾暖脾,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酸温,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温涩止泄之力。姜枣同煮,意在温补脾胃,鼓
舞运化。
,女,36岁,反复腹泻3余年,口服吗丁啉、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片、保和丸、宽胸顺气丸等,效果一般。
每于食后或进油腻之品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质偏稀,便前腹痛、肠鸣音均不明显,大便不带粘液脓血,便后无明显不舒,平素纳呆,食欲差,饱食后觉胃脘部胀满不适,无烧心泛酸,无口干口苦,口中粘湿不爽,面色微黄,倦怠懒言,形体肥胖,舌质淡红,伴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
拟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气健脾,渗湿和胃。
人参3g 白术30g 茯苓30g 甘草6g 砂仁15g 陈皮9g 桔梗6g 扁豆20g 炒山药30g 莲子肉9g 薏苡仁30g炙甘草9g 6付,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配伍山药、莲子肉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桔梗宣肺理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两种腹泻都属于久泄慢泄, 慢性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指的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便与硬便交替出现。中医将伴有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腹痛而泻的称作脾肾虚寒腹泻;将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称作脾胃气虚腹泻;将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称作肝旺克脾腹泻。慢性腹泻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数年不愈。上述两则典型病例同为腹泻,病机治则治法实为不同,前者命门火衰,

同病异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