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孟巧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中学 255051;李彬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255090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题记
记得一次课前,我讲述了南非总统曼德拉就任总统前曾经历过27年的牢狱生活,我让学生就曼德拉的经历谈感受,回答的学生没有一个说到“感恩”,曼德拉之所以能成为南非总统,他感谢曾受过的磨难。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生活多么安逸,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甜”,他们体会不到磨难也是一笔财富、也值得感恩。抛开这些不说,他们现在甚至连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启迪之情也体会不到了。
据中新网对家长们的粗略调查发现,约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的甚至无法沟通,有六成感到子女与家庭成员间亲情淡化。不久前我对初中四个级部的58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约有86%的学生不知道母亲喜欢的颜色,近62%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曾经,班主任带一个学生来我办公室,通过班主任的描述,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曾多次割腕自杀,陪他一起出现在我办公室的还有他的妈妈,他一边走一边对自己的妈妈吼出难听的话,并亮出手腕上的“记录”再次要挟父母。
现在还经常听到老师的感叹:上课不擦黑板、不守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见了老师擦肩而过却不打招呼已不是个别现象;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连句“谢谢”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
有时候我们当老师的会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可我们却不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怎么改变?
追究起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难道就没有责任?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可多年来,学校教育沦为升学的工具,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成了教育的惟一追求。
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的地位只能在“教书”之后,感恩教育很难真正进入教育教学范围,成为“人人教育”的内容。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感恩是人性美,是人类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每个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的流失也影响了我们的教育效果。所以,把感恩教育列入我们的教育内容,是当务之急。我尝试着进行感恩教育从亲情入手、从体谅父母做起,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论亲情。最起码要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他们,给了他们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在他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付出了代价,要使他们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关爱,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义,鸟兽都能如此,何况人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子不嫌母丑,时代发展的今天,父母的观念固然与子女有矛盾,但这不是父母的错,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但不管如何,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由衷、执着、真诚的。我们还可以引用名人、伟
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