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737200
摘要:爱因斯坦所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与动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喜欢问个为什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问题意识,才能自主自觉地带着问题投身到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才能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才能提升自身的质疑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民主课堂,使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中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肯定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且充满热情地给予引导与解答,避免学生因提问产生紧张情绪。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教师要耐心引导,杜绝对学生批评与嘲讽。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节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些不会提问的学生会指着黑板上的数字问这是什么数?如何写?如何读?这样的问题只能算是问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提出:“分数有什么特征?它和整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分数有计数单位吗?”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对其他同学带来良好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学会提问。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新颖、充满童趣的情境,问题与情境紧紧相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丽的爷爷今年过了第21个生日,请猜猜,小丽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学生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回答:“21岁。”教师紧接着又问:“小丽的爷爷今年21岁,那小丽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1岁抱孙女的爷爷吗?”问题一出,学生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有21岁抱孙子的爷爷。这时,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眼里充满了新奇、疑惑。有的胆大的学生就说:“老师提的问题错了吧。
”有的学生问答:“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奥秘?”教师抓住这有利时机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就明白了!”这样,通过一步一步制造悬念,一环扣一环的心理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三、积极引导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切入点,刻意营造他们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认知冲突,激发其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以教学内容为前提,通过知识建构诱发其主动提问的动机和欲望,从而提出更多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帮助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