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基〔一〕第一
〔一〕黄震曰:“道基言天地既位,而列圣制作之功。”戴彦升曰:“道
基篇原本天地,历叙先圣,终论仁义。知伯杖威任力而亡,秦二世尚刑而亡,
语在其中,盖即面折高帝语,退而奏之,故为第一篇也。”唐晏曰:“此篇历
叙前古帝王,而总之以仁义。”器案:本书慎微篇:“夫大道履之而行,则无
不能,故谓之道。”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
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之谓道。”意谓顺应自然之道也。此文言道基,义亦
相会。
传曰〔一〕:“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二〕功德三〕参合
〔四〕,而道术〔五〕生焉。
〔一〕器案:周礼夏官训方氏职:“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传道,
世世所传说往古之事也。”庄子盗跖篇:“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也。”
荀子非相篇:“而况于十世之传也。”杨倞注:“传,传闻也。”凡古书言“传
曰”者有二端:一则传其言,如此文所引“传曰”云云是;一则传其事,如
史记伯夷列传“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索隐:“案其传,
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然则“传曰”云云者,其文■盖太半俱足征矣。
〔二〕器案:荀子富国篇:“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
杨倞注:“古者有此语,引以明之也。”荀子与陆贾俱引是文,盖皆有所本也。
〔三〕功德,文选班孟坚西都赋:“功德着乎祖宗。”李善注:“汉书景
帝诏曰:‘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立功。’”功谓功业,德谓德化。
〔四〕参合,荀子天论篇:“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
谓能参。”杨倞注:“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乎天地。”此文参合,
亦谓圣人之功德与天地参也。
〔五〕道术,庄子天下篇言“古之所谓道术”,“道术将为天下裂”,吕
氏春秋执一篇言田骈以道术说齐王,又诬徒篇言道术之大行,由于师之善教,
道术之废,由于师之不善处。高诱诬徒篇注云:“术,道也。”然则单举之曰
道,兼举之则曰道术也。贾子新书有道术篇,其文有曰:“曰:数闻道之名
矣,而未知其实也,请问道者何谓也?对曰:道者所从接物也,其本者谓之
虚,其末者谓之术;虚者言其精微也,平素而无设施也;术也者,所从制物
也,动静之数也;凡此皆道也。”诸言道术,各有所指,盖诸子百家各思以
其道易天下,其所谓道,皆道其所谓道也。
故曰〔一〕:张〔二〕日月,列星辰,序四时〔三〕,调阴阳,布气〔四〕
治性〔五〕,次置五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六〕,阳生〔七〕雷电,阴成
霜雪,养育群生〔八〕,一茂一亡〔九〕, 润之以风雨〔一0〕,曝之以日光
〔一一〕,温之以节气,降之以殒霜,〔一二〕位之以众星,制之以斗衡〔一
三〕,苞之以六合,罗之以纪纲〔一四〕,改之以灾变〔一五〕,告之以祯祥
〔一六〕,动之以生杀,悟之以文章〔一七〕。
〔一〕故曰:史记天官书:“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营惑所在。”索
隐:“此据春秋纬文耀钩,故言故曰。”又魏世家:“故曰:君终无适子,其
国可破也。”索隐:“此盖古人之言及俗语,故云故曰。”又蒙恬传:“臣故曰:
过可振而谏可觉也。”索隐:“此故曰者,必先志有此言,而蒙恬引之以成说
也,今不知出何书耳。”又太史公自序:“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索
隐:“故曰:圣人不朽,至因者君之纲,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
称故曰也。”寻吕氏春秋君守篇:“故曰: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
淮南子主术篇、文子上仁篇均有其文,此司马贞所谓“古人之言”是也。文
选枚叔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李善注:“素问:黄帝曰:
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又刘越石劝进表:“故曰:丧君有君,群臣辑睦,
好我者劝,恶我者惧。”注:“左传僖十五年:丧君有君,群臣辑睦,甲兵益
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此又注家直举古人之言以证成之者。
本书诸言故曰者,太半当作如是解,然亦有就上文而推言之者,如此文是也。
寻淮南子泰族篇:“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淮南与陆氏此文,
当出一源,惜尚未能探明耳。
〔二〕张,张设,与陈列义近。千字文:“辰宿列张”,本此。特此为
对文,彼则联举耳。
〔三〕序四时,谓春夏秋冬四时代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序四时之
大顺。”
〔四〕易林一坤之干:“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
文选陆士衡演连珠:“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纪物,山盈川冲,方土所以播气。”
李善注:“郑玄考工记注:播,散也。”播气,即布气也。
〔五〕治性,本书怀虑篇:“养气治性。”文同而义别,彼谓人之性,
此谓物之性也。治物之性者,顺应万物自然之性,即下文所谓“不夺物性”
也。
〔六〕淮南本经篇:“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
【文学历史类】陆贾新语注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