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1平方根(1)教学设计晒课.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实数
(1)
弥勒市民族中学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乘方运算的基础,,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七年级(下)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平方根》中的第一个课时《算术平方根》本节内容计3个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难点:
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笔,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本课时设计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旧知;第一环节:问题情境;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第五环节:学习小结。
本节课教学流程为:
复习旧知
问题情境
初步探究
反馈练习
学习小结
深入探究
第一环节:复方的运算)

第二环节:情景引入
一、ppt演示引入新课(自主探究)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一)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
(二) (自主完成下表)
正方形的面积
1
9
16
36

边长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第三环节:探究新知
内容1:情境引出新概念
x2=1,y2=9,z2=16,w2=36,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你能求出来吗?
意图: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感受到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内容2: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明晰算术平方根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

6.1平方根(1)教学设计晒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97 KB
  • 时间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