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人:周雪丽
成员:周慧琴、曹露霞、郭丽华、
陈佩瑶、周婷、曹倩
匆匆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第16课《匆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说课。
说教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失的踪迹。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和散句的结合,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比拟性描写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匆匆》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从阅读中展开联想”,要求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感受语言美。难点: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浓郁的情感,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阅读内容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与文本对话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线。”所以我将本课分为五大板块:(1)激情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2)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3)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4)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5)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第一步、激趣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1)播放“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围绕中心,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有效性。
(2)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提供学生施展平台的机会,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在收集资料中让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为下面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先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问自答,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习方法;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学生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展开叙述。
匆匆说课稿1[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