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
李继军
神农架林区第一人民医院
2001年11所乡镇医院糖皮质激素调查报告
777份住院病历中,使用过激素的有121份,占15. 6%。使用比例最高的1所医院为33%,最低者为5%;
11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激素的有115张,%。使用比例最高的1所医院为22%;仅有1所医院100张门诊处方中未发现使用激素者。
121份使用激素病例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急性细菌性痢疾8例(其中中毒性痢疾3例),流行性感冒12例(其中并存胃溃疡1例),。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肺炎20例(其中合并心衰2例),支气管哮喘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
其他疾病:皮肤外伤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2例,坐骨神经痛2例(其中1例并存胃溃疡病),急性肾炎1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化脓性关节炎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1例,急性乳腺炎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铅中毒1例,慢性腰肌劳损1例,牙龈炎1例。
上述病例中,体温正常32例,低热41例,中热28例,高热16例,过高热4例。
结论
完全无用药指征的有:急性非中毒性痢疾、流行性感冒、细菌性食物中毒、疟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结石、皮肤外伤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化脓性关节炎、产后失血性休克、急性乳腺炎、铅中毒、慢性腰肌劳损、牙龈炎等。
属禁忌症的有:水痘并感染、并存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化脓性感染在无有效抗菌药的前提下使用激素易导致感染扩散,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
对支气管哮喘、慢支急性发作、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应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激素,不应作为首选。
完全无用药指征及/或有禁忌证者占60%以上;有明确用药指征者不足20%。如果除外流行性出血热,有用药指征者则不足10%。
门诊处方使用激素大多数是用于发热病人当作退热药使用。
激素滥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多用、滥用和不当使用激素造成严重感染、结核播散、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并发症的病例越来越多。
临床上还能遇到一些患者长年服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造成了对激素的依赖;有的患者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擅自购药,造成了不良后果;相反,也有因激素的副作用而用药不及时或剂量不足的,以致病情加重。
GC滥用情况分析
常规用作解热药以降低体温
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误把激素作为抗生素使用
作为改善胃肠功能的药物使用
滥用于慢性疾病
局部治疗滥用
临床上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损害的原因有两个:
长期大量用药和使用不恰当的种类和剂型
不适当的停药方式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大剂量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了ACTH的分泌,从而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连续使用泼尼松(20~30mg/d)2周以上,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迟钝,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心律不齐、低血压等撤药反应。
预防的方法是合理地逐渐撤药或给予一定量的ACTH。
GC滥用的后果
病毒扩散
某医院在收治43例严重流行性出血热(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人中,32例使用激素,死亡21例(%),11例未使用激素者死亡1例(%)
溃疡穿孔
加重感染
激素对病原菌无抑制和杀灭作用,仅在抑制炎症的反应,减轻症状。
代谢紊乱
哮喘加重
停药危象
药物联用
激素与甲氨蝶呤合用,前者可抑制后者穿透细胞膜进入癌细胞,使疗效降低而毒性增强。联用后可使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和全身严重感染。激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前者可增加后者的肾清除率,使后者血药浓度降低,后者又可将前者从血浆白结合点置换出来,使激离型增高而作用增强,易致消化性溃疡。
规范使用糖皮激素[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