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罗小如(广东省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广东汕尾 512028)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306-02
急性心肌梗塞(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属心内科急危重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近5年来,共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52例,现将我科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体会及早期观察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52例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42~85岁,平均62岁,病情1小时~15年不等。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确诊,其中急性下壁梗死63例,高侧壁心肌梗塞19例,广泛前壁梗死50例,右室梗死20例。
2 护理体会

争分夺秒, 配合医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少死于院前, 因此及早发现、早期的诊断极为重要。要选择好血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给以心电监护、吸氧。本组有5例患者突然出现呕吐, 鼻腔、咽、喉分泌物堵塞, 病人发生窒息, 立即用吸痰器及时吸引, 使病人很快清醒过来。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并发症对急性心肌梗塞要注意呼吸或心搏骤停
, 应立即派人通知医生, 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并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等措施, 以免贻误抢救时机。2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 心电图波型呈心室纤颤,立即做心前区除颤, 随后进行心肺复苏, 使这2例患者抢救过来, 恢复了窦性心律。
心理护理: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主动关心和病人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
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一般护理:发病后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洗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
饮食护理:心肌梗塞病人第一周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后给半流质或软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食物结构中应给低脂肪、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尽量少食盐、茶、咖啡,忌烟酒。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灌肠,防止大便过程中诱发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康复期护理体会:康复期的病人,他们的顾虑是担心心肌梗塞复发,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我们要加强卫生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介绍成功的病例

1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