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体会
岑琴(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1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220-01
【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对289例全麻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经验。
【关键词】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经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是全麻后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其中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3月共实施全麻手术469例,有28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躁动,本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1月~2009年3月共收治全麻患者469例,男311例,女158例;年龄3-72岁,体重15-76kg。其中胸部、胸壁手术63例,腹部手术362例,头颈部手术33例,其他手术11例。
麻醉种类所施行的麻醉为单纯静脉麻醉178例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291例。
观察内容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期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比例、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
躁动程度评价标准躁动评估标准分为5级:1级为睡眠;2级为清醒、安静;3级为激惹、哭闹;4级为无法安慰、不能停止地哭闹;5级为严重躁动,定向障碍,
3级以上可定为全麻苏醒期躁动。躁动程度分类:轻度:在强刺激下发生躁动,如吸痰等,一旦刺激停止,躁动即停止;中度:刺激情况下即发生躁动,但无需制动;重度:不自主运动,需药物和物理方法制动[2]。
2 结果
各种不良刺激导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 28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尿管刺激和气管导管刺激多见,%、%%,但心理应激、制动不当和其他因素(拮抗催醒药物、酸碱平衡失调、低氧血症)等亦是EA发生的诱因。
,其中以胸外科和腹部手术最常见,心胸、肝胆外科手术63例,躁动38例;头颈部手术33例,躁动12例;胃肠、腺体手术362例,躁动237例;其他手术11例,躁动2例。
3 讨论
加强苏醒期躁动患者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尽快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在本组患者的护理中,我们体会到,应遵循以下护理原则。
、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是护理干预的重要途径,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使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应加强防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或严重并发症,用约束带固定患者四肢时注意松紧适宜,骨隆突处衬以衬垫;安置床栏保护患者,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随时观察管道的位置及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及时记录。
、镇静由于疼痛是术后患者躁动的主要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