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
黄艳(四川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611530)
【摘要】目的:对比地西泮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地西泮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病患通过治疗后,在抽搐控制率、抽搐控制时间、48小时内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可知并无显著性差异(P>),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病患而言,采用地西泮与丙戊酸钠治疗,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别。
【关键词】地西泮丙戊酸钠癫痫持续状态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53-02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属于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一旦耽误了治疗,便会因为电解质紊乱、高热、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等造成永久性脑损伤,甚至造成病患死亡[1]。为了探究地西泮与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上的疗效比较,本院就此展开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其中研究组:男患13例,女患11例;年龄19~53岁,:男患11例,女患12例;年龄18~54岁,。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可知并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所有病患入院后皆给予了积极的对症处理,比如说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电解质紊乱纠正、感染的控制、脑水肿预防等,分组之后,相关治疗方法如下:
研究组:采用地西泮治疗,入院之后立即给予静脉缓注10毫克地西泮,速率为2mg/min,注射完毕后,给予50毫克地西泮+50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滴注维持,一天总计不多于120毫克为宜。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400毫克丙戊酸钠注射液,注射完毕,给予400毫克丙戊酸钠+5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缓注维持,一天总计不多于20~30mg/kg。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有:1)2小时内抽搐停止病例数;2)地西泮或者丙戊酸钠治疗之后抽搐控制时间;3)两天内再发抽搐病例数。
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疗效判断标准为:1)有效。治疗后2小时内抽搐便停止。2)无效。治疗后2小时仍有抽搐。3)复发。两天内再发抽搐。
统计学处理
,两组控制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而两组控制率与复发率的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病患通过治疗后,在抽搐控制率、抽搐控制时间、48小时内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可知并无显著性差异(P>),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病患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复发总有效率抽搐控制时间(min) 4
地西泮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