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
黑龙江省饶河县第二实验幼儿学校 155700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重心,他(她)们牵动了几代人的心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社会、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本应在小学接受的学业过早地转嫁到幼儿时期,读、写、算之类的小学化及其技能训练,充斥着幼儿本应快乐的时光。许多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家长想看到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道题,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作比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而是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埋怨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它已经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容易使学前儿童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误导了家长。
一、为了引导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我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归纳了几方面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地强制幼儿集中注意力,会使得大脑和神经系统受到伤害,严重的会造成幼儿心理畸形,出现表情呆滞、不善与人交往等消极表现。

玩耍和游戏是幼儿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基本方式。过早地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控制他们的个性思维和行动性,会使孩子缺少必要的交流、合作、体验,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和性格方面等多方面的培养和教育缺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导致幼儿的个性
和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兴趣严重缺失。
现在,学龄前儿童长时间的写字、机械性的算数、长期枯燥的学习导致他们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后续学习的兴趣消之殆尽。
,成长失衡。
学前儿童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强,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让他们分辨力减弱,极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非智力因素难以得到发展,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失衡。
,影响幼师专业化发展。
幼儿教育的过程,也是幼师自身发展提高的过程。小学化的教育,教师和孩子之间缺少彼此的领会与交流,师生间没有经验和成功的喜悦可以分享,这也给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
,影响小学学习。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对幼小衔接的误解。过早完成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会导致小学课堂不注意听讲、好动好玩,容易骄傲自满,再加上许多幼儿园所教的小学知识不够规范、准确,(拼音不准、握笔和坐姿不端、倒下笔等)纠正很困难,也给小学教学带来麻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并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对于去除“小学化”倾向,我有以下的几点看法
,坚定办园思想。
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讨论活动,深入理解《指南》精神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