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债规模现状及政策运用分析.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债规模现状及政策运用分析.doc国债规模现状及政策运用分析
[内容提要]事实说明,在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的形势下,保持一定量的国债涧发行规模,以确保宏观调控的能力及国债萤政策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中国豕国债政策应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要赅按照公共财政的构建模式,适时转变国债攴投向,把目标从防止经济下滑向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进敖一步优化国债结构,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约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关键词]国债规薇模;效应;政策建议
一、国债规模现状├分析
根据经济学理论,判断国债规模状夫况,主要从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等亏因素综合考虑。
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荧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从财哳政收支角度来衡量国债的指标有两个:一渴是债务依存度;二是国债偿债率。债务依徐存度是当年政府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底出的比例。这一指标从流量上反映政府债速务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比例越高,表明财凰政政策对国债发行的依赖性越大,债务风险也增大。由于我国国债的发行和偿还等亩是中央政府独有的职权,因此,在我国计窘算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意义重大。按照
榧目前我国财政统计口径计算,1997-姊XX年的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均在75%受以上,明显偏高于国际公认的25%-3停0%左右的警戒线。虽说这一指标由于政守府收支被严重扭曲,占相当大的政府收支辣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而被高估,但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偏高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ɡ,我国国债规模已属事实上的“偏大”,库债务风险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引起警觉。薛
国债偿债率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钪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它表明当年的财政收菘入中必须拿出多少份额用于国债还本付息∠,该项指标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弱。关笕于这一指标的数量界限,国际公认的安全挤线为8%-10%.1994年以前,我稻均为%囔;1994年以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迅讨速上升,偿债率由1994年的%迅速增%;1999—年以后虽有所回落,但仍超过了。故有理由认为国家菟财政陷入被动举债局面。
从国民经济角褶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但期望不高袍
从国民经济的较大范围看,衡量我国国反债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债负担率;权二是居民应债率;三是赤字率。这些指标蝇主要着眼于国债的存量来反映一国经济的应债能力。国债负担率是指债务余额占G
畈DP的比例,用于衡量政府累计债务相当髑于经济总规模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债妣务总量对经济的影响及国民经济的总体应蕨债能力。经济越发达,债务承受能力越大。国际上一般认为债务负担率不应超过45%,但经济发达国家承受的比例可能高穗一些。如《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恺洲联盟成员国政府债务负担率不得超过6够0%.实际上,我国国债负担率由198缳1年的%上升到2002年的%,XX年娄回落至%,这一指标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祥因此,从国民经济的承受力看,我国政府娆发债空间仍很大,政府债务规模还有进一犁步扩张余地。但如果加上目前现存的银行莨不良贷款和社会保障欠债以及地方债务等蠹隐性赤字和隐性债务,我国的债务负担率芏明显高于所计算的结果;据估计,中国“黯国家综合负债率”至少在70%,已超过垮欧共体规定的警戒线,这将加剧财政风险擐和金融风险,使得我们不应高估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
居民应债率是指国债余额笑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截至到韧目前,我国居民的储蓄余额已超过10万瘳亿元,居民应债率在16%以上,表明我壬国城乡居民购买国债的能力十分宽松。但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汛体系尚未完善,居民储蓄用于养老防老、┻买房、子女教育等费用比重较高,加之目前较低的利率水平及国债市场的不规范,遍投融资渠道不畅通,使得居民储蓄存款余巾额的动用呈现一定的刚性,国债作为投资
品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因此,我们不能对猊居民的应债能力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能简旃单地从居民储蓄余额的数量来判断国债的祉发行空间。
赤字率表示一定时期内的财匀政赤字占同期GDP的比重情况,用来衡禺量国民经济对财政的应债能力。国际上通常以3%为警戒线。从1997年到XX匣年,我国的赤字率都在警戒线以下,并随来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有所回落。可见,国胃民经济依旧有一定的应债能力。
二、国债政策及其效应
国债政策的增强、减弱圃或退出,要结合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嬲几个具体情况来分析。
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是否意味着国债政策丐的市场退出
当前,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酽段控制经济过热,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国债发行的内在动力正在减胃弱。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就在调整国债背结构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甚至扩大国债发行滓规模,还是应该减少国债发行节奏和步伐奄,就此原地踏步,或是国债政

国债规模现状及政策运用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