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如“养生”
黄帝内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庄子·养生主:
保养身体养生之道得养生焉
人有足,犹如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
足疗养生:是按照中医传统养生理念,通过按压、运动、刺激、推拿、药物等方法,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养生由足开始
千年养生之法——足疗
中载。据考证,当年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同根生”之疗法。相传上古时期,足疗为名叫俞跗的医家所创的自然疗法。著名经典《黄帝内经》、《华佗和籍》、《五禽戏》、《史记》等均有关于足疗养生的记载。
足疗养生于唐代传到国外,后与国外足疗法有机融合,发展成为“足部病理反射疗法”、“热足疗法”等。如今,足疗养生作为一种健康方式风靡全球。
足疗养生之原理
中医经络学说
生物全息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
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皆起始和终止于脚部。它们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
通过经络关系,分别与手三阴、手三阳经沟通,共同维持着人体气血的运行。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反过来,疏通足部经络、气血通畅,又可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
足疗养生之原理
生物全息学说
生物体上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这些相对独立的部分称为“全息胚”。例如植物的枝叶,人体的手、足﹑耳等,足部全息胚又称足底反射区,足底反射区的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
因人的双足与其他全息胚相比,由于面积大而包含着的信息也丰富,复制的整体形象也较清楚,容易辨认和掌握,而且操作简单,故足疗作为防病、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足疗养生之原理
现代医学生理学证明,人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穴位是一一对应的。足疗通过反射区促使大脑传导信号,改善人体内分泌和血液循环,调节生理环境。所以脚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
足疗之功效
通经络
调正气
驱寒邪
补元阳
常见足疗养生方法对比
足部按摩:需专业人员操作,对操作的人要求高
传统灸疗:需专业人员操作,存在烫伤风险性,操
作受场所限制
沐足:需要场所支持,持续时间短
理疗:需专业仪器,费用高,携带不便
足疗养生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