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综合监控系统在南京地铁的发展.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综合监控系统在南京地铁的发展
陈彦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综合监控系统是南京地铁安全运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南京地铁各条线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仅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监控;南京地铁;方案对比
引言:南京地铁设置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大型分布式SCADA软件为管理平台,以实时监控数据为基础元素构建实时监控数据库,实现各专业系统的信息互联、综合管理。
南京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现分为两种:只监不控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IMS),目前采用线路有一号线、二号线和十号线,可对SCADA、BAS、TV、ATS、AFC、PS、CLK等专业设备状态及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的监视,但不进行直接控制。具有控制功能的综合监控系统(ISCS),目前采用线路有宁天线、机场线,以及即将开通的三号线和四号线,不但可进行以上专业设备状态及报警的信息的监视,还加入了SCADA、BAS等专业设备的控制功能。后期,将逐渐对原有线路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IMS)改造为综合监控系统(ISCS)。
下文将集合南京地铁综合监控的运营现状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各种方案详细分析。
一、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互联方案比选
(1)方案一:全集成的综合监控系统
a、集成方案介绍
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将通信、信号系统及所有机电监控系统和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的高度集成方案。
方案最显著的特征是集成与行车指挥有关的列车监控系统(ATS)、闭路电视
TV)、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导引系统(PIS),同时集成电力监控系统(SCAD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门禁系统(ACS)。互联的系统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时钟系统(CLK)等。
b、方案优点
一套系统全面实现了对轨道交通中环境、供电、设备、乘客、列车的全面监控,技术先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系统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可以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联动功能。
c、方案缺点
集成ATS后,综合监控系统直接负责行车指挥调度,因此要求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更高。需要整合ATS软件开发平台和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对供货厂家的技术要求高。
要更好地发挥集成ATS后综合监控系统的优势,需要对现行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牵涉面比较广。
需要全新的管理运行模式相匹配,对运行人员的要求高。
集成系统与列车运行系统紧密相连,系统发生故障,对运行的影响大。
c、应用情况
采用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模式在法国巴黎地铁、新加坡地铁等国外地铁已有成功的范例。
国内还没有已运行的集成ATS系统的综合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
(2)方案二:适度集成的综合监控系统
a、集成方案介绍
适度集成就是通过对系统功能及集成难度分析,将软硬件平台相近的系统实施集成,与难以集成或不适合集成的系统互联,从而达到综合监控的目的。
将SCADA系统、BAS系统可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集成,将ATS、TV、PA、PIS、有线电话和无线系统独立构建,与综合监控系统互连,以减少操作终端,并实现对各系统设备的集中监控。
b、方案优点
实现集成相对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环境与设备的调度管理水平

综合监控系统在南京地铁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