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中国文艺复兴”观——解读《清代学术概论》.pdf东方论坛 2012年第5期
梁启超的“中国文艺复兴’’观
——解读《清代学术概论》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梁启超认定清代学术二百余年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他根据佛说一切流转相,将清代学术思潮分
为启蒙期(生)、全盛期(住)、蜕分期(异)、衰落期(灭);而每个时期皆“以复古为解放”,这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似,
在学术研究中所坚持的科学方法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也与欧洲文艺复兴相联通,于顾炎武、戴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的治学中得到的充分体现。但梁氏只是从复古思维趋向和科学研究方法两大维度将清学与欧洲文艺复兴作了比较,
而对清代学术的缺陷认识不足,如清朝的“文字狱”对学术的伤害、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掘、清学与宋明理学的复
杂关系,以及晚清西方现代文化的思潮对中国学术的冲击等,都没有涉及。
关键词:清代学术;中国文艺复兴;解读
中图分类号i 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2)05—0001-06
梁启超是晚清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家、新文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化的先驱者、文学改良的领袖、杰出的思想家和博而欧洲当‘文艺复兴’经过以后所发生之新影响,
古通今的大学者,对“清学”即清代学术的研究造则我国今日正见端焉”;其盛衰之迹恰如前述的
诣颇深,他是中国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四个时期。
渡时期的文化“巨人”。1920年梁启超书写的《清启蒙期的代表人物有顾炎武、胡谓、阎若璩;
代学术概论》,也是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参照系,从他们所处的时代正值晚明王学极盛而敝之后,学
学术的维度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但他不同于蔡者们习惯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理学家不复能
元培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为研究对象, 系社会之信仰。因此顾炎武等乃起而矫之,大倡
同欧洲文艺复兴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确认五四“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摆脱宋明儒学的羁
新文化新文学是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个十年取得的勒,直接反求之古经。“凡启蒙时代的大学者,
并不成熟的业绩;而是侧重于清代学术的历时 I生其造诣不必极精深,但常规定研究之范围,创革研
的考察,并以欧洲文艺复兴的科学精神及其研究究之方法,而以新锐之精神贯注之。”"](P∞顾炎武
方法为参照,通过中西比较则认为清代“二百余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则在于他能建设研
年间总可命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梁氏依究之方法,而其研究方法的功能特点有三:一日
据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日:生、住、异、灭, 贵创,二日博证,三日致用;“要之其标‘实用主义’
便将清代学术文化思潮分为启蒙期(生)、全盛期以为鹄,务使学问与社会之关系,增加密度,此实
(住)、蜕分期(异)、衰落期(灭)四个时期;那对于晚明之帖括派、清谈派施以大针砭”。∞
么⋯清代思潮’,果何物邪?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清学全盛运动之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段
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又名之为“正统派”,此派
收稿日期:2012-06—26
作者简介:朱德发(1934一),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梁启超的“中国文艺复兴”观——解读《清代学术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