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翰 墨 铸 性.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翰墨铸性
王自强江西省宜春中学 336000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其中,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世人所瞩目。中国书法是“一种依靠笔、墨、纸等物质手段,利用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综合性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套用一代巨子鲁迅的话包括三个方面:“……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种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概括是符合中国书法艺术实际的,中国书法艺术历来被人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乐章”。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艺术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谐和。”这是对中国书法艺术最高的褒奖。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表情”的造形艺术。“它通过‘写字’的形式表达‘写志’的目的,强调以意美感人,即在书法艺术中倾注创作者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借书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要使创作者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和思想感情通过书法作品体现出来,从而在欣赏者的脑中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书法作品就应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和开拓。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书法中的意境,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通过情景交融而创造和生发出来的深远的艺术境界。但中国书法不直接呈现生活中的真景象,它只是通过文字这种符号的艺术表现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和思想感情。书法中的意境是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只有在创作者和欣赏者头脑中,意境才浮动起来、呈现出来、生发出来。“它存在于文字符号及其生动性或连续性之中,是文字符号及其在人们头脑中表现的全部生动性或连续性的总和。”也就是说,中国书法的意境是“特定的艺术符号(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
(虚)的总和”。中国书法中静态的意境结构,“表现为象(文字符号)、气(文字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气韵、气势)、道(文字符号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及审美取向)逐层升华而又是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因此,意境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灵魂,而一幅书法作品能否引起欣赏者的艺术联想是意境有无的关键。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指出,中国书法的动势表现在“静的形中”,通过耽玩者的想象体会活动,方能期望它再现在眼前。
王羲之在《自论书》中云“点画之间皆有意”,孙过庭的《书谱序》谓“取会佳境”,都表明这一艺术虽不直接描绘生活中的形象,却熔铸了人们对生活中某种情状(即形象)的感觉,具有丰富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是借某种特定字形、笔墨、结体、章法及书写内容等的触发,在间接形象中最后形成的”。传说张旭偶见担夫争路听见鼓吹的音乐、看到舞蹈的姿势却能与行笔往来的轻重疾徐理通神会,杜甫观张旭书时有“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幡其间,溟涨与笔力……”的丰富感受和联想。由此可看出,书法家及鉴赏者通过字形等贯注了或联想到了许许多多书法外之意,这就是书法中的意境。
中国书法中的意境是由艺术符号(文字)和由艺术符号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共同营建、构造的,即它是实境(艺术符号)和虚境(艺术联想与幻想)的统一。因此,中国书法艺术中意境的创造和开拓重实的同时也特别重视艺术上的“虚处愈虚”。中国书法艺术

翰 墨 铸 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