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为基础的湿地公园规划
关键字: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实例分析
摘要: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了多种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受到破坏,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湿地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渐渐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发挥它的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功能。
1 什么是湿地
湿地的定义
湿地(Wetlands)的中英文原意都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的功能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干旱时又能释放水,这对于人民生活和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我国1998年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江、河的湿地(湖泊)被开垦,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调洪能力。
(4)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我国广东湛江沿海农民不但保护红树林,而且人工种植红树林,以保护他们的农田和水产养殖地。湿地植被还有防风作用。
(5)清除和转化毒物、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6)防止盐水入侵:沿海地区入海的淡水减少时,海水会沿着江河向上扩展,严重时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天津市和上海市多次发生过海水倒灌,山东莱州至烟台沿
以生态为基础的湿地公园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