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体会
谢辉沈智贵(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551400)
【关键词】全身麻醉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57-01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全身麻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患者在该期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为了使患者更加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防止术后并发症,我院自2012年成立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通过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19例,男125例,女192例;年龄1岁5月~86岁;其中非气管插管麻醉41例,气管插管麻醉278例;单纯静脉麻醉38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281例。
苏醒期并发症呼吸道梗阻6例,高血压12例,心律失常2例,低氧血症5例、术后呕吐18例。
2 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全麻患者手术毕,患者至苏醒室前呼吸机呈备用状态,患者由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送入PACU,立即接呼吸机或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安排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向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了解术中的情况。
将输液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放,维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留置导尿应加固导管,及时清除袋中尿液并记录尿量,将被子盖好。5min测定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并做好记录。
维持呼吸道通畅插管全麻患者调整适宜呼吸模式,及时吸痰,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全身麻醉后患者可出现苏醒延迟、吞咽反射微弱,为了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全麻后患者取侧卧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吸出。苏醒前颌关节、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堵塞咽喉气道,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鼻咽通气导管。
循环系统稳定按照麻醉期监测要求,严密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低血压常因血容量不足和残余麻药作用引起,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及引流物的色、质、量,及时发现异常体征。并且应区别麻醉剂的影响与手术后出血情况,如有特殊应及时向复苏室医师或手术医师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高血压、心律失常需要明确原因,分别给予降血压、镇痛、留置导尿等处理,直至各项体征稳定。
维持正常体温由于在麻醉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手术室室温过低,手术切口大面积暴露、补充大量液体可引起体温过低、患者发生寒战。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将水温不超过50℃的热水袋用毛巾裹好后帮助患者保暖,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滴。
防止意外损伤使用麻醉剂后患者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的兴奋期、意识模糊,出现躁动、幻觉,相应地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易发生坠床。此时必须有专人守护,可加用约束带,防止自行拔除各种导管而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害,可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
疼痛治疗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急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镇痛药或者进行静
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