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共关系的客体.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公共关系客体
单元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公众的内涵、特征和分类
2、了解和掌握内外公众的特点、构成、分类、公众意见以及协调好内外部公众的要点。
单元
教学内容
1、公众的内涵、特征以及分类
2、公众心理分析
3、几种重要公众关系分析:顾客关系、员工关系、社区关系以及媒介关系
单元
教学重点
公众的内涵、特征、地位和分类以及协调好内外部公众的要点
单元
教学难点
协调好于顾客、员工、社区和媒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备注
第三节课为案例分析讨论
第一节公众概念及分类
公关的工作对象是公众,公众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公众,公关活动就成了无的放失的事。
一、公众及其特点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主体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同质性、多元性、多变性、相关性等特征。
二、正确认识公众的意义
1、为进一步分析各类公众的需要和权利提供依据。
2、有利于确定公关活动的重点,为制定各种公关策略提供依据。
三、公众的分类
1、按照组织内外的区别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2、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3、根据对组织态度分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按照公众构成的稳定性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根据公众发展过程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第二节公众心理
公众心理不同将导致其产生不同的行为,公众一般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个体又是处于某某个群体中,并在其中担任各种不同角色,如某产品的消费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其角色可能是男或女/老年或少年,可能从事某种职业,具有某种文化层次等,即一个个体不仅仅是个体公众,同时又是角色公众,群体公众,因此,公众心理也包括这三中心理。
一、影响公众心理的个体心理
1、知觉
(1)首次效应(2)晕轮效应(3)经验效应(4)移情效应
2、价值观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好坏、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制度、传统习俗不同,价值观也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同。只有了解了公众的价值观之后,才能解释公众行为,并作为开展公关工作的依据。
3、态度
公关人员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公众态度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设法改变公众的敌对态度。
4、需要
公关人员要交接不同公众的不同需要
5、兴趣、能力
掌握公众兴趣和爱好,提高针对性。针对公众能力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关手段。
二、影响公众行为的角色心理
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决定这个人的行为模式,所以研究公众的心理倾向有利于更深刻的认识把握公众。社会组织在开展具体的公关活动时,也必须依据公众的角色心理,设计实施符合某一类公众心理的活动。
三、影响公众行为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公众在工作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与其他群体成员相似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决定了公众一致行为的产生。
1、有组织群体心理。
(1)从众心理(2)逆反心理
2、无组织群体心理
(1)时尚与公众行为(2)舆论、流言与公众行为
四、认识和影响公众的方法和技巧
有效认识公众的心理是组织成功实施公共关系计划或公共关系策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熟练掌握认识公众心理的方法是公共关系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常用的认识公众的方法如下:
1、观察法

公共关系的客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