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肢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张玉敏(桐柏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475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215-01
【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患肢静脉点滴尿激酶,脐周皮下注射抗凝剂,口服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等。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为90%,%。结论患肢溶栓、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
【关键词】溶栓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凡涉及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及高凝状态的临床情况者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多见于高粘血症、手术、外伤、妊娠、雌激素的作用、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病人、静脉曲张、产后用止血剂、炎症血栓或静脉血管损伤(如静脉介入诊疗操作)、肿瘤等。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多遗留后遗症,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及遗留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1]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受到重视。我院于2002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本病60例,通过溶栓、抗凝、减少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2011年2月,我科共收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岁。12例男性患者7例有静脉曲张病史,5例为骨折复位后卧床患者。女性患者中有糖尿病史12例,高血压病史6例,高血脂6例,肺癌2例,乳腺癌2例,妊娠者3例,剖腹产后10例,7例无任何病史。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有以下的局部症状(但临床上有些患者可以毫无局部症状,而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系严重的致死并发症),患者突
发一侧肢体水肿,皮肤发热、压痛,活动后加重。就诊时间1—30天不等,就诊后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有股静脉血栓形成22例,腘静脉血栓形成20例,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0例,有髂外静脉血栓形成8例。
:所有病人均给以患肢足背静脉点滴尿激酶30万单位+100ml生理盐水,1小时滴完,同时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250单位,一日两次。,一日一次,阿司匹林100mg,一日一次。另开一路静脉通道点滴活血化瘀药及抗生素,同时每天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应用7天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华法令继续口服,若无凝血时间延长,尿激酶可用至患肢浮肿消失,复查多普勒血栓再通后停用,并嘱患者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华法令口服6—12个月,并定期监测凝血四项。
2 结果
经患肢溶栓,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治愈54例,治愈率为90%,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尿激酶用一周至一月。一例无效的患者为病程过长,就诊晚,为发病后30天。随访59例患者无一例再栓塞,活动正常,可从事重体力劳动。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由于血液瘀滞和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及某些结缔组织病引起[2]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多见于四肢,尤其是下肢是致命的肺动
患肢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