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内容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英语加倍重视。但英语的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应该探索改变教学方法,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另外,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准相对较低,学习型教研组是农村小学英语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提高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上个世纪的初中开设英语课程到本世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足以体现整个社会对英语的重视。但是,全社会对小学英语的重视大部分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的还很少,跟不上小学英语发展的实际需要。更为严重的是,整个社会从主观上将农村小学英语与整个小学英语分割开来,认为对农村小学英语可以降低要求。所以对农村小学英语的发展缺少思考,这一切让农村小学英语从一开始就处于滞后状态,最终导致整个小学英语畸形发展,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别。英语教学也要从娃娃抓起,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上已普及到小学阶段,然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从小受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做事比较拘谨、不善言谈,在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所以羞于说英语。这些不说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一门语言,如果不开口说,那一定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是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校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英语水平就有限,尤其是英语口语。担任英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兼职教师,而且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知识水平有限。许多教师要教三四个班的英语,“大班教学”、“多班教学”、“跨级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法的改进。其次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满堂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三)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的小学英语课程开设较城市晚,起步慢,学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太高,像低年级的小学生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随着英语的重要性的提高,英语课最多的年级一周也仅有3节课,大多为2节课无法和语文数学相比,有的小学领导认为学好英语是从初中开始,因而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的要求并不高。
(四)是缺乏学英语的环境氛围。农村的教学设备太落后,使得英语课堂气氛难活跃起来。学生不爱学习的多,家长都干农活,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业,而且他们那一代学历也不高,甚至
还有的小学都没毕业,更不可能辅导孩子学习。这样一来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农村小学学生几乎都是在英语课上才接触英语。
(五)是家庭因素。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英语作为一种非母语的语言更需要得到各个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现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家长开始逐步意识到小学英语的重要性,对小学英语的态度实现了从刚开始的漠不关心到现在不断关注的转变。然而,在农村,尤其是我所在的偏远山区,经济的拮据,致使发家致富成了他们唯一的目标,对孩子的学习上关心的太少,在这样的家庭意识下,家长们对英语的态度更是冷漠,经常可以听到下面一些言论:“英语等他们到初中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